古人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錯誤,自覺或不自覺的。
初涉社會時作為下級人員,工作中出現了差錯而被上級領導批評,是經常發生的事情。雖然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多數人是很難以積極的態度對待批評的。美國學者戴爾·卡耐基通過多年的觀察、研究表明,任何教訓、指責,都會使人感到傷了自尊而處于自我防衛狀態,并且往往會激起他極大的反感,促使他竭力為自己辯解。可以說,聞過則喜者少。喜表揚,惡批評,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
一個明智的下屬,應當怎樣對待上級領導的批評呢?
強化組織觀念,提高思想認識
在組織系統中,領導對下屬有著法定的監督、控制、指導等權力。當下屬出現與組織的統一運作相背離,或不協調、有誤差的行為時,領導有責任對其進行批評指正,這是勿庸置疑的。如果任其而為,那就是領導的失職。他就會因此而受到更上一級領導的批評、懲處。所以說,領導是在履行職責,是對事不對人。作為下屬應當具有這種起碼的組織觀念,被批評時不應有領導故意找自己的碴,跟自己過不去的想法。這種想法不但于改正錯誤無益,還會形成抵觸情緒,影響與上級的正常工作關系和同志感情。
進行換位思考
當上級批評自己時,如果感到難以接受,這時換個位置,設身處地地從領導的角度考慮一下:如果我是領導,會怎樣對待犯了這種錯誤的下屬?能夠喪失原則、放任自流、姑息遷就嗎?這樣一來,往往就會心平氣和了,就會正視自己的缺點錯誤了。只是局限于自我的角度考慮問題,常常會感情用事,陷入狹隘、偏執、片面的泥潭難以自拔。實際上,對于許多問題的思考,適時轉換思維角度,會進入別有洞天、豁然開朗的境界。
不要過于計較領導的批評方式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