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資料
在中國,絕大多數消費者把吃西餐當作是一件奢侈的事。柔和的燈光、典雅的裝潢、精致的餐具、彬彬有禮的侍應生在很多人看來是一種遙不可及的貴族消費的體現,是與千千萬萬普通百姓無關的一種存在。
但是,在廣州,名為綠茵閣的連鎖咖啡廳,卻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成為朋友相聚、同事交流、與客戶洽談的首選之地。綠茵閣還特別受到了情侶們的青睞,每年的情人節,盡管綠茵閣提高了價格,增添了很多臨時座位,但還是有一對對的情侶在春寒中手執“等候卡”排隊等待,位于體育西路的一家分店的門口甚至出現過700余人排隊等位的情況,這在餐飲業異常發達、素有“食在廣州”之稱的羊城,幾乎是難以想象的。即使是餐飲業經營理念先進、管理方法成熟的香港同行,看到綠茵閣天河分店500個座位座無虛席時都連稱不可思議。
如今,綠茵閣在廣州、深圳已有18間自營店。另外,在南昌、長沙等城市另有5家加盟店,總員工1500人左右,成為“中國餐飲企業經營業績百強企業”之一。
當綠茵閣起步時,中國的西餐市場并非一片空白,有一批老字號還是在當地有相當的影響力。比如創始于50年代的北京莫斯科餐廳,創始于20世紀初的天津起士林,在廣州,位于北京路的太平館于1885年開業,是第一家中國人自己的西餐館等。綠茵閣咖啡廳為什么能從中脫穎而出呢?
二、市場狀況分析
1.消費者分析。廣州是一個餐飲業極為發達的城市,2001年餐飲業零售額達239.9億元。超過了同期北京和上海餐飲業零售額之和(同期北京為96.6億元,上海為141.6億元)。2002年上半年,廣州餐飲業零售額為130.18億元,同比增長11.3%。廣州又是一個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很多新產品、新觀念容易被接受和推廣。比如,第一家中國人自己的西餐館就開在廣州。所以在改革開放后,隨著當地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西餐的消費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了。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