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無形資產完成原始積累
我的原始積累是用我的無形資產轉換而來的,也就是說,我的事業發展是因為我的專業。所以我認為干事業要立足于自己的本專業,就算是我沒有成立自己的公司,做科研、做產品、作技術也能夠干成事業,出成績獲得利益。
1994年底-1995年初,我到澳門辦了第一家公司,公司是幾個人一起合作的。在我創業的初期并沒有太大的資本,只能憑著我過去的工作基礎,憑著對中國醫藥市場的深刻理解和社會活動能力,幫人家做一點事情。我們在醫藥行業、市場以及政府部門相關的環節都比較熟,而一些國外中小型制藥企業想進入中國市場,他們對中國市場不了解,我們就可以和他們合作,同時也為國內企業打入國際市場提供幫助,我們收一些傭金服務費。收益并不多,那時候哪怕是掙五千塊錢都很高興,這是我們創業的初級形態。后來做到一定程度以后我們也可以做一些國外醫藥企業的進出口代理,這樣我們又在海南成立了第二家公司,做產品的代理等。有了這些基礎,我就考慮脫離澳門政府這個背景下定決心自己獨立創業了。
宏觀思考,選擇有潛力的市場
1996年初,選定干什么,去哪里干,怎么干,這是我反復思考的問題,經過很多方面的分析最后選擇來北京。因為北京是一個做事情的好地方,但是在北京經營企業整體成本比其他城市要高得多。同時,在北京沒有太多的社會資源,完全要從零開始,而且手頭又沒有很多的資金來投入,所以當時我還是下了很大決心的,我最后選擇了消毒藥這個行業。我選擇這個行業有三個原因,一是,國家對消毒藥行業進入的門檻較低,不像治療藥那么嚴格,需要資金相應比較少;二是,我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健康生活的意識越來越高,消毒藥的未來市場需求會越來越大;三是,我作為專業學者的社會責任感,中國傳染病的狀況不容樂觀,如果不加以控制最終會形成社會問題,比如乙肝問題。現在看來那個時候決定做消毒藥當時也算是有獨到眼光看得比較遠的。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