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也許實在無趣,人生可能太過無奈。在我們大腦中存留的十有八九是不快,郁悶,還有心酸的回憶。這憂愁總是不經意地浮現在我們的面前,除了獨自承擔外,我們總是尋找著機會讓別人來共同分擔。
實在無力獨自承受,或許我們認為找人傾述會讓痛苦減輕些,憂傷的我們需要別人來同情,需要得到更多安慰。我們不由地拿起電話,或者我們在等待著友人問候關懷的電話。
對方喂的一聲,我們的心得以落實,那份壓抑的情感一發不可收拾。我們越說越悲傷,所有的不幸仿佛都已經降臨到我們頭上。對方靜靜地聆聽,偶爾說幾句同情的話,讓我們更覺得自己的悲慘,命運對自己的不公。當聽到對方說“你一定要堅持住,堅強些”時,淚水已經模糊了我們的視線,我們泣不成聲,再也沒辦法講下去了。我們不想讓對方知道自己已經脆弱到這種地步,掛上電話后,我們放聲大哭,情緒再也沒有必要隱匿,我們久久不能平靜。傷心的往事一幕一幕地閃現在自己的面前。
本以為傾述后心情會好些,可與人溝通后,人生變得更加悲慘。越說心情越沉重,越想情況越糟。
人類渴望得到最大的同情,于是我們放大了我們的痛苦。說得越多,事情就變得越真。到最后自己都深信不疑了,認為自己的生活確實已經糟糕到這種程度了。
當不再與人傾述時,我們該如何化解這份憂郁呢?
郁由心生。
心中為何會生郁呢?這是因為我們的心不夠通達。我們用自己的意志來要求人生,我們帶著自己的成見來看待周遭的一切。只有我們認為是合情合理的才是合情合理的。這就讓事物失去了它的本性,讓我們迷失了方向。
豐富多彩的生活變成唯一的執著。我們不能接受多樣性,只是帶著自己固有的觀念去接受單一的生活。
如何讓心通達呢?
知識。
如何獲得真正的知識呢?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