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專家忠告: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職業要留心一些用人單位潛在的附加標準
本報記者李濤
不少跨國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對大學應屆畢業生有一個共同的建議與忠告:“第一份工作對人非常重要,一定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職業。”理由很簡單,人們愿意為感興趣的事
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作出成就的可能性就更大,實現自己職業目標的機會就更多。
但是,每年都有不少畢業生不把自己的職業興趣當回事兒,要么因為薪水待遇而放棄自己的志向,要么屈從于家人朋友的意見而放棄自己喜歡的工作。
我的一個師弟在畢業求職的時候,面臨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是去一家國內知名的IT公司作網絡工程師,而且公司愿意為他解決留京戶口;另一個選擇是留在母校做學院的老師,負責維護學院的網絡。雖然同是與計算機和網絡相關的職業,但實際工作環境相去甚遠。前者是市場化運作的公司,有相對較大的工作壓力,風險與機遇并存,而后者仍舊屬于傳統的教師編制,穩定是最大的特點。
按他自己的興趣和特長,網絡工程師是最佳選擇,既能揚長避短,也符合他的個人興趣。因為除了計算機與網絡才能,他幾乎沒有其他專長。四年大學時間他的好多專業課都是剛及格的水平,英語四級考了三四次都沒有通過。所以他畢業時根本沒拿到學士學位證書。
在就業選擇問題上,他的父母對他的影響非常大。作為中學老師,他們的人生經驗認為一份穩定的工作非常重要,留在大學里當老師的機會在他們看來極有吸引力。所以他們力勸兒子選擇高校。猶豫了好久以后,我師弟最終聽從了父母的勸告,接受學院的破格聘用,留在學院負責網絡維護與教學。
在現有的體制下,高校老師的主要發展方式是通過職稱評定來實現的,而評職稱則必須考外語。為此,四年的工作時間里他考過不知多少次英語,但一直都沒能通過國家四級。我相信他一定感覺很郁悶。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