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梓金醫生:家庭提供教育與愛,是一個人性格的決定因素。
性格與血型、遺傳基因等有沒有關系?有沒有天生贏家或失敗者的性格?
我們向陳梓金醫生和楊濱作進一步探討。
陳梓金醫生是我國伊麗莎白特許心理行為健康服務中心的心理醫生和醫藥顧問。楊濱來自中國,現在是香港雪麗金集團高級顧問,也是一名性格分析講演專家。
1血型與性格
常聽到血型影響性格,譬如O型開朗,A型偏激,B型激進之類,這“血型性格”說,是否有根據呢?
楊濱說:“雖然具體結論仍有待證實,但血型對性格肯定有著一定程度影響,因為那是生命科學的一部分。”
陳梓金醫生則說:“在心理醫學上可以認同一種叫作‘A型’的性格,A型性格是比較好動、率性、進取、愛表現、愛說話。但這里說的A并非指血型,而是一個醫藥上用來對比的,它的相對性格是‘B型’,就比較冷靜、不好爭辯、也比較內斂。心理醫學上所指的A或B,是方便來作相對分類,不是血型。血型影響性格,目前還沒確切根據。”
2遺傳與性格
那究竟是什么使到一個人變成今天這副德行?
吳媽媽最怕人問為什么她女兒的頭發那么難看。因為真相是,那些頭發是女兒自己拔掉的。
插圖:何宏章
楊濱認為,性格跟遺傳基因極有關系。性格很多時候都有父母的部分遺傳,這個遺傳部分占有40%,一般稱為孩子的天性。形成性格另外的60%則根據生活環境、宗教信仰、教育智商,還有,特別是父母的模式影響。
陳梓金醫生同意,父母模式對孩子影響重大,但至于性格基因遺傳,則采取較保留態度。“無法作出一個肯定的基因遺傳比率,那是個變數,是生命里一個魔術數字。”但他肯定,家庭所能提供的教育與愛,是一個人性格的決定因素。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