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個角度,還可以給禮儀下一個定義,即:禮儀是溝通技巧。
1語言技巧
現代交往中,大家都明白一個常識“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不同行業有不同的要求,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結果可能大不一樣。例如從事外事工作的人有一個特點:說話比較中庸,如果你問他們:這場球賽你認為誰會贏?他們不會告訴你誰會贏或者誰會輸,而是告訴你都有勝的可能,不偏不倚,模棱兩可。這就是職業使這些人形成的語言特點。
舉例
2000年10月美國總統大選,當時我國的一名知名教授赴洛杉磯訪問。剛下飛機,記者就過來采訪他,“請問×教授,你認為美國總統大選誰會獲勝?”當時是官方活動,不能信口開河,如果這位教授按照記者的思路,回答誰會獲勝,一旦回答錯誤,就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這時,就應該使用外交辭令了,“首先,我要感謝各位記者對我們的關注,此外,我相信美國人民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民。美國人民是強調獨立自主的一個民族,所以這次美國總統大選美國人民一定會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選擇,而且我相信不管誰當選美國總統都會促進中美關系的可持續發展。謝謝,我的話完了。”這樣的回答,無論最后誰當選,這位教授都不會落入尷尬的境地。
2看名片的技巧
交換名片時,從以下四點可以說明名片持有者的地位、身份以及國內外交往的經驗和社交圈的大小。
表1-1看名片的技巧
看名片的四個要點
名片是否經過涂改
名片寧可不給別人也不涂改。名片如同臉面,不能隨便涂改
是否印有住宅電話
人在社交場合會有自我保護意識,私宅電話是不給的,甚至手機號碼也不給。西方人講公私有別,特別在乎這一點,如果與他初次見面進行商務洽談,你把你家的電話號碼給他,他理解為讓你到他家的意思,覺得你有受賄索賄之嫌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