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第50期的選題提綱發給記者,記者感慨:“居然都做了50期了……”感慨是有事理的:找不到采訪對象時的焦炙、通宵趕稿的辛勞、完成版面并獲得讀者認可后的喜悅,每一期都不輕易,每一期都是周而復始的“重復”。
“50”對周報而言意味著一年的整數數字,理財周報已經周而復始地運作一年了。
忽然感慨,重復其實恰是一種力量。報紙周而復始的“重復”成就自己的影響力,小我周而復始的“重復”提升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世界。盡管過程有苦楚和艱辛,然則,“重復”的背后,是賡續墾植的果斷信念,是不疾不徐的平和心態。
有了研究的興趣。細究重復的力量,有人開玩笑說,當你對一個女人說一千遍“你其實是賢妻良母”后,她就真的成了賢妻良母。戈培爾說:“假話重復一千遍就成了真理。”真理重復一千遍,或許便成了崇奉。當然,這些是逗留在認知事物的層面。
在行動的層面,有成效的“重復”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尋找到自己的世界,在自己的世界里重復努力。一位同伙,一家著名的音樂網站站長,全國十佳(網站)站長之一,在業內很有些名氣。他說自己有一天忽然開竅了,認為只有互聯網才是自己的世界,于是,一小我做起一個音樂網站,幾年如一日重復做一件事,終于“發家”。要知道,最初,他只是一個不名一文的電線架設工。
還記得在大學演習一萬米長跑的時刻,每一圈都是重復,每個動作都是重復。體會最深的是最后兩千米,體力消費已經很大,在想,我怎么能夠撐到終點。又想,“勝利在望”,就當自己是機械吧,只是重復著教練教的動作,學會忘了自己,忘了自己還有沒有體力,能不能撐到最后。這時,重復便成了一種向前的慣性,一種力量。它帶來的結果,往往是苦楚過后的成就感。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