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的確是一種彌足珍貴的東西,能驅使人們抑惡揚善、棄暗投明、改邪歸正;它是活在靈魂深處的清泉,能拯救靈魂,讓心靈充滿圣潔和自信。可見,信任是向善的拉力。
我養成了一種每逢休閑之時便要翻閱報刊的習慣。一天,在報刊中看到三則都是有關信任方面的小故事。讀后令人頗受啟發。
一則寫的是:一位小姐常去菜市場買菜。一次,她去買菜,市場上一位中年男子,笑得讓人覺得不買他的菜就欠他的情似的。他給她選了幾個番茄,“四塊”。她交給他一張百元大鈔。“找不開啦!小姐”。可是她當時確實沒有零錢。他說:“這樣吧,你先拿去,明天再給我錢,好嗎”?她稍思片刻說:“還是不買吧,我明天要
下鄉去,兩三天不回來,怕不好吧?”他豁達一笑:“沒事沒事,只要你記住,一星期也可以”。于是她坦然地把那幾個番茄拾回家。三天后,她在眾多的攤位中找到了他,他一見她就笑了:買點什么嗎?并不提錢的事,她選了幾條黃瓜。連那天的4元在內,給了他七元。他照樣笑了:“小姐,好講信用啊!”“她說:是你肯先信任我的”。彼此道了再見,她轉身往回走,覺得心情很好。
原來快樂就在你我之間。信任別人,也值得別人信任,這就是快樂的秘碼。
另一則是:有一個勞改犯人在外出修路的過程中,有一次在路上撿了1000元錢,他不假思索地把它交給監管警察。可是,警察卻輕蔑地對他說:你別來這一套,把自己的錢變看戲法賄賂我,想換資本減刑,你們這號人就是不老實。囚犯萬念俱灰,心想反正得不到別人信任,晚上,他越獄了。在逃亡途中,他大肆搶劫錢財。準備外逃。在搶得足夠錢財后,他乘上了開往邊境的火車。車上很擠,他只好站在廁所旁。這時,有一位十分漂亮的姑娘走進廁所,關門時卻發現門扣壞了。她走出來,輕聲對他說:“先生,你能為我把門嗎?”“他一愣,看著姑娘純潔無邪的眼神,他點點頭。姑娘紅著臉進了廁所而他像一個忠誠的衛士一樣,嚴嚴地把守著門。就在這一剎那間,他突然想到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人信任他的,于是他改變了主意,在下一站下車了,到車站派出所投案自首了。
信任的確是一種彌足珍貴的東西,能驅使人們抑惡揚善、棄暗投明、改邪歸正;它是活在靈魂深處的清泉,能拯救靈魂,讓心靈充滿圣潔和自信。可見,信任是向善的拉力。
還有一則是:我國一位學者去美國訪問,一次去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參觀。售票處門口褂著的牌子明碼標價成人——16美元;學生——8美元。他向售票小姐遞上美鈔,她問他:“先生,你是學生嗎?”他回答:“是”。她便彬彬有禮地遞給他一個做通行證用的徽標和找回的美元,并微笑著說:“祝你在這里度過愉快的一天。”事隔6年,他又帶妻子和女兒去參觀紐約大都市博物館,門票依然如故,但他的身份已不再是當年的訪問學者是以駐美記者。盡管他與妻子從外表上來看與學生并無兩樣,但出于對“信任”的珍惜,也為了自重自愛,他竟不猶豫地買了兩張成人票和一張兒童票,盡管多花了16美元,但心情仍與上次一樣愉快,因為自己沒有辜負別人的想法:信任對于每個來說也是自我的約束。
上面幾則故事告訴人們:信任是生活的通行證。有了它,你可在人世間暢通無阻;失去了它就等于吊銷了生活的通行證。在社會上將四處碰壁寸步難行。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