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中學歷史老師。在他初為人師的那段日子,課堂上有人睡覺、有人做數學作業、有人看課外書,真正聽他講課的學生很少。對此,他沒有生氣,認為學生不愛聽,是因為自己講得不精彩,如果自己能把枯燥的歷史講得生動、鮮活,學生肯定會樂意聽的。
于是,埋頭苦讀和鉆研。主動聽其他老師的課汲取別人的優點。節假日,別的老師休息,他騎自行車去離家10公里的國家圖書館看書。一年下來,他在圖書館做的筆記就有4000多頁。
他的努力漸見成效。每節課一開始,他都會先講一些和當節課有關的歷史之謎,提出一些問題,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講到課本上的歷史事件,他會插講一些奇聞趣事,讓學生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個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這樣一來,枯燥的歷史在他的講解下,變得生動起來。在他的課上,再也沒有學生分心去做別的事情。每節課,他都能贏得同學們的掌聲。
他教了20年歷史。20年來,他送走了一屆又一屆學生。每一屆,他帶的學生歷史成績都是北京市中學里最好的。
屆逢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有一個設想:找一位歷史老師來講清朝的名臣重臣。編導收到了大量的推薦信,選來選去,都不是很理想。正在發愁的時候,編導相繼接到了四個電話,這四個電話來自不同的省份,都是來推薦老師的。令編導感到驚訝的是,這四個人推薦的都是同一個人——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的歷史老師紀連海。
編導親自跑到學校,走進教室,聽他講了一堂課。一下課就對他說:“紀老師,你讓我找得好苦啊,就是你了。”
就這樣,他走上了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的講臺,給全國的觀眾講歷史人物。令人想不到的是,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居然創造了當時《百家講壇》開播以來收視率最高的紀錄。于是,他由一名默默無聞的歷史老師成為明星學者。
思 紀連海老師以及一切名人在成名前和我們并沒有多大不同,唯一所不同的是,他們有自己的信念、有自己的目標,并且在為實現自己的目標默默努力。是的,機遇與我們的人生事業休戚相關。在人的一生當中,有時候一個偶然的機遇可能讓你走上一條康莊大道,從此平步青云,財源滾滾。然而,這偶然的機遇是不會降臨在每一個人頭上的,這機遇只會降臨給有充分準備的人,這機遇只會降臨給有扎實功底的人,這機遇只會降臨給適合于這個機遇的人。也就是說,機遇是不會莫名其妙地從天而降的,任何一個機遇的來臨往往都是因為自己過去的努力和善緣所至。
每個領域都會產生明星,每個人都享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不同的是,只有那些一直在努力工作,比別人做的更好的人,才能讓機會在自己身上散發出的美麗的光環。
悟 機會是等不來的,它必須靠我們平時的勤奮經營和努力創造才能獲得;機會也是平等的,關鍵是看你是否懂得如何去尋求機會,如何去創造機會,并且將它變成人生成功的基石。天上是不會掉下餡餅的,機會是不會掉進一個人的懷抱的。庸常之人等待機會,智慧之人則會永不間斷地創造機會、尋找并獲取機會,讓機會真切實在地為自己服務。其實,最能給予機會的人就是自己,因為惟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創造機會,只有自己創造出了機會,機會才會降臨在自己頭上。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