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他們
——邁克·迪特卡(美國橄欖球聯盟的橄欖球教練)
想想他們:
●大多數人并不知道要成為一名超級巨星所要做的頻繁練習、艱苦訓練和不懈努力。例如,曾是紐約荷裔籃球明星的前參議員比爾·布拉德利在練習籃球時就對自己毫不留情。他在籃球場上標了5個點,每次要從這5個點投25個球。如果在25個球中不能投中22個,他就要重新開始一遍。他會一直在球場上一遍又一遍地練習,直到幾乎每次都能隨心所欲地達到目標為止。否則,他決不會離開籃球場。
●小說家卡森·麥卡勒斯在29歲之前經受了3次病魔的襲擊。在她成為終生殘廢,半身不遂,疼痛不休之時,她丈夫的自殺又給她以沉重的一擊。要是換成別人,完全有可能因為這一系列的打擊而一蹶不振,但是她卻規定自己每天的寫作不得少于一頁。照這個不可松動的計劃,她創作了多部著名的小說,其中包括《婚禮的一員》《傷心小餐館的歌謠》和《孤獨的心路歷程》。
●當全國橄欖球聯盟以帶球跑為主要任務的后衛赫斯科爾·沃爾克還在初中讀書時就想踢足球,但是教練說他太矮小了,不適合足球運動,建議小赫斯科爾去參加徑賽運動。雖然得不到鼓勵和支持,但他并不氣餒。他沒有聽從教練的建議,而是開始了高強度的訓練,使自己的體魄健壯起來。僅僅幾年之后,赫斯科爾·沃爾克就榮獲了海斯曼紀念杯。
●學習障礙并不一定能阻止你前進的步伐。想想下面這些人,他們并沒有讓學習的障礙阻撓他們追求并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
約翰·列儂,歌手,音樂家兼作曲家。
喬治·巴頓將軍,美國將領和坦克軍指揮官。
比爾·威爾遜,嗜酒者互誡協會創始人。
伍德羅·威爾遜,美國第27任總統。
哈利·貝拉馮特,歌唱家,演員,電影制片人,民權運動積極分子。
喬治·伯恩斯,演員,喜劇表演家。
雪兒,歌手,女演員。
阿戈瑟·克里斯蒂,英國小說家。
溫斯頓·丘吉爾,英國小說家。
湯姆·克魯斯,演員。
萊奧納多·達·芬奇,藝術家,科學家。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科學家。
烏比·戈德堡,電影與喜劇演員。
●身體的殘疾也不一定能阻止你前進的步伐。想想這些人,想想他們所面臨的挑戰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著名的詩人和作家約翰·米爾頓雙目失明。
世界第一流水平的小提琴音樂會演奏家艾茲哈克·伯爾曼腰部以下完全癱瘓。
漫畫家和幽默作家詹姆斯·瑟伯的視力嚴重受損。
1994年的美國小姐希瑟·懷特斯通是個聾子。
職業棒球運動員吉姆·艾森理查患有杜萊克綜合癥。
十項全能運動冠軍拉菲爾·約翰遜天生一只畸形足。
理論物理學家,劍橋大學講師和暢銷書《時間簡史》的作者斯蒂芬·霍金身患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癥。
舉世聞名的演員詹姆斯·厄爾·瓊斯在6到14歲時嚴重口吃。
●湯姆·鄧普希的右腳生下來就沒有腳趾。對于某些人來說,這可能被認為是殘疾,但他降生在一個對他的能力和體格充滿信心的家庭。這樣,他所關注的是他能做些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他最終成為全國橄欖球聯盟的一名定位球大師。在與新奧爾良圣人隊比賽中,他踢進了全國橄欖球聯盟有史以來距球門最長的一球——63碼!而取得這一成績的腳只有另外一只腳的一半大小。
如果我們把我們所能做到的事都做出來,我們完全會讓自己都嘆為觀止。
──托馬斯·愛迪生
●瑪拉索勒·瓊貝諾特在美國奧林匹克運動會賽前僅17天做了膝部手術,但是她的毅力不僅使她為團隊取得了榮譽,而且贏得了她職業生涯的第1枚金牌。
●金·坎普·吉利夢想著一項發明,他這個想法荒誕不經,令麻省理工學院的投資者、金屬工程師和專家們都暗自竊笑。剃須刀既要鋒利得可以剃須,又便宜得在變鈍后可以毫不吝惜地扔掉,他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吉利花了4年時間苦心研制出了第一個一次性剃須刀,又花了6年時間把它推向市場。第一年僅售出了51把,而第一年就售出了90844把,吉利的冒險創新正在使剃須刀工業發生著根本的變化。
●米開朗琪羅在施工架上平躺了7個年頭完成了西斯廷教堂的繪畫。
●埃里克·摩恩的水彩畫多次在地方性、全國性,甚至國際性藝術大賽中獲獎。弗吉尼亞州參議員約翰·沃納和西弗吉尼亞參議員羅伯特·比爾底近年來都購買了他的作品。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摩恩四肢癱瘓,只能用嘴咬著畫筆繪畫。關于他的成就的另一個匪夷所思之處在于,摩恩直到1977年才開始涉足藝術,那是在一次車禍之后13年的事。那場車禍使他胸部以下都癱瘓了。
人的精神是不會癱瘓的。只要你一息尚存,你都會有夢想。
──邁克·布朗
●丹尼斯·沃爾特斯是一個大有前途的年輕高爾夫球運動員。一場突如其來的高爾夫球小推車事故使他雙腿癱瘓。無法從界外觀看高爾夫球運動,丹尼斯便學習坐著打高爾夫球,還專門為他的高爾夫球小車設計了一個旋轉座位。終于,他能坐在小車上把球丟出250碼。沃爾特斯進而成為一名高爾夫球教練和廣受歡迎的高爾夫球展示員。
●貝多芬在創作杰作《第九交響曲》時已完全失去了聽覺。
●湯姆·沙利文生下來就雙目失明。他后來決定除了棒球、籃球和網球之外的各種體育運動都要參加。如今,他打高爾夫球、游泳、跑步、滑雪、騎馬,盡享生活之樂。
●大衛·哈特曼8歲時雙目失明。將來要想成為一名醫生的理想遇到了障礙,圣殿大學醫學院告訴他說,還沒有一個失去視力的人能完成醫學的學業。他勇敢地面對挑戰,把25本醫學教科書完完整整地制成錄音文本去“閱讀”。27歲時,大衛·哈特曼成了第一個取得醫學學位的盲人學生。
●在3M公司里,幾乎沒有人相信在告示貼上做廣告會有什么前途。但是阿特弗萊堅持不懈地散發告示貼直到人們紛紛嘗試這個產品。即使在第一次銷售努力失敗之后,阿特弗萊仍然沒有放棄使用告示貼廣告的想法。他的執著迎來了巨大的成功。
每個艱難險阻之中都存在著機遇。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為了投身建設一條新的公路,桑德斯上校開的炸雞店無法繼續營業,只得變賣自己的炸雞配方。為此,他跑遍了1000多個地方,最終才找到一個對他的11種香草香料感興趣的采購員。7年之后,在他75歲時,桑德斯上校以1500萬美元的吮指回味的價格出售了他的炸雞公司。
●一個青年女子渴望在電視臺謀得一席之地,但她發現阻力重重。美國沒有一家電臺愿意給她一個機會,因為“女主持人不能吸引觀眾”。她不畏艱辛地來到了波多黎各,然后又自費乘飛機前往多米尼哥共和國,報道并銷售了她對當地一場暴動的記述。回到美國,她仍不改初衷,勇敢地追逐自己的理想,但是在經歷了18次解雇之后,她開始懷疑電臺生涯是否適合自己。最后,她還是成功說服了一位主管人員,得以被聘用,但是他卻要她主持政治清談節目。她對政治幾乎一無所知,所熟悉的只有話筒。她用她那輕松自在的交談風格,談到了自己對國慶節的理解,然后又邀請聽眾參與,各抒己見。這個節目獲得了巨大成功,風行一時,深得聽眾的喜愛,在互聯網上也得到了認可。如今,薩莉·杰西·拉斐爾已是兩度獲得“埃米獎”的主持人,她主持的電視清談節目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每天有達800萬的觀眾。
●四獲學院獎的女演員凱塞琳·赫本在剛開始表演時曾被解雇了好幾次。人們批評她語速太快,性情暴躁,難以合作,認為像她那樣骨瘦如柴、毫無風趣的女子根本不適合當演員。但她堅定不移,求教于一位聲音與舞臺教練,在這位教練的精心指導下飾演了一個又一個不同的角色。終于,她的一次表演引起了評論界的廣泛關注,使她得以簽約電影。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