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們現在就應該腳踏實地的從身邊平凡的小事做起,不斷陶冶愛國之心,增強愛國之智,將來為我們的祖國貢獻力量!這里勵志人生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五篇兒童愛國故事生動故事,希望你們喜歡。
篇一:《李四光要回祖國,不要美金》
1948年,李四光接受國際地質學會的邀請,來到英國出席第18屆大會。在大會上,他發表了自己最新研究成果的論文《新華夏海的誕生》動搖了傳統的地質學理論,轟動了歐洲。大會結束后,他夫婦倆來到英國南部養病。然而,他們的心卻時刻掛念著動蕩的祖國。
他參加中國留英學生總會年會,發表演說:“我雖然60歲了,身體一直不好,但我一定要回祖國去,把自己的余生貢獻給新中國!”隨后,他辦理了回國的簽證,預訂了船票。
國民黨駐英大使館秘書找到李四光夫婦,掏出一張5千美金的支票說:“請你向全世界發表一個公開聲明,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并拒絕政協給你的全國委員的任命。否則,將你扣留在國外!”李四光夫婦嚴厲斥責道:“難道我們歸國之心能用金錢來收買嗎?我們要回國,不要你們的美金!”1950年4月,幾經周折,李四光夫婦終于回到祖國的懷抱。
篇二:《徐悲鴻賣畫》
“七七事變” 后,日寇到處燒殺搶掠,使數以萬計的難民逃離家鄉。徐悲鴻冥思苦想:“該如何為國家。為人民、為抗戰出一點力呢?”他決定去新加坡舉辦畫展,籌款捐助難民,同時向海外華僑宣傳抗戰的道理。
1938年歲末,他來到新加坡,正值盛暑天氣。為了準備大量作品在畫展上出售,每天站在畫案前,揮汗如雨地作畫,夜以繼日地工作起來。一位華僑朋友勸阻他不必如此不分晝夜地作畫,徐悲鴻說:“我是在為祖國苦難中的同胞作畫啊!”
日日夜夜的煎熬使徐悲鴻突然病倒了,腰部劇烈疼痛,他被迫在病床上躺了下來。腰疼尚未痊愈,他又頑強地拿起了畫筆。畫展如期開幕,華僑們踴躍支持祖國抗戰,競相購買徐悲鴻的作品。畫展結束后,他把賣得的巨額畫款,全部捐獻用來救濟難氏,自己分文不取,連路費也是自己負擔。
篇三:《海外赤子回國抗日》
1926年7月,郭沫若參加了北伐戰爭,先后在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擔任秘書長,代理主任等重要職務。在大革命洪流中,他親眼看到了工農群眾的偉大力量。共產黨員的勇敢、不怕死的精神,給了他巨大的鼓舞。
他參加了南昌八一起義,雖然未獲成功,但他由衷地感到,英勇頑強的共產黨人,是中國人民的精神支柱,是中國革命的火種。在南昌起義軍南下的路上,由周恩來和李一氓同志介紹,郭沫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大革命失敗后,郭沫若旅居日本,從事學術研究。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7月8日,黨中央通電全國,號召抗戰。海外赤子郭沫若心急如火,恨不能一下飛回祖國,響應黨的號召,參加抗戰。他不顧身邊的5個孩子和日籍妻子,獨自一人暗暗地進行著回國的準備。
7月25日,他給妻兒留下別言,悄悄離家去東京乘船回國。回國不乆,他就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組織了文化界的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
篇四:《楊靖宇臨危不懼》
1940年2月,在風雪彌漫、攝氏零下40多度的大森林里,東北抗聯楊靖宇同志遭到敵人圍追堵截。兩個警衛員一個英勇犧牲了,一個身負重傷隱蔽在樹洞里。他只身一人,邊打邊走。
他剛到黑龍江濛江縣保安屯附近,就被敵人的坐探發現了。不一會兒,一大群敵人撲了過去。楊靖宇選擇了一棵大樹作掩護,拔出兩支短槍,左右手同時向敵人射擊,獨身一人和幾百個敵人打了一個多小時。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被他打回去了,一批批的敵人倒在了他的面前。
楊靖宇身負重傷,槍里也只剩最后一顆子彈了。他堅強挺起高大身軀,深情注視祖國壯麗河山,用熱血和生命,高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隨后壯烈犧牲。
日本強盜把他的遺體運到醫院解剖,發現胃里沒有一粒糧食,只有野草、樹皮和棉絮。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楊靖宇就是靠吃這些東西,堅持戰斗的。
篇五:《英雄的臺兒莊人民》
臺兒莊戰役發生于1938年春天,我愛國軍隊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的指揮下,一舉殲滅日軍11984人,震驚中外。這場戰役的勝利,除愛國軍隊英勇作戰外,還 與當時戰區的民氣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李宗仁在談到臺兒莊戰役勝利時,深有感慨地說:“臺兒莊人民完全和軍隊配合起來了,在戰場上挽救傷兵的是民眾,作偵察的是民眾,幫助軍隊輸送炮彈糧食的是民眾。這些民眾是赤誠地表現他們的愛國熱情,充分地擔任起救亡的責任來了。”
據臺兒莊北關老大娘王譚氏回憶:臺兒莊戰役打響后,我們青壯年婦女并沒有躲到安全的地方,而是自發地組成女子督戰隊,一方面激勵戰士勇敢殺敵,一方面防止逃兵脫離戰場。當時就有一個逃兵差點從我們的眼皮底下跑掉。我們幾個姐妹一起罵這個逃兵:“你還 算是個男人嗎?你如果怕死,就讓我們拿著燒鄉火棍跟日本鬼子拼!”這個逃兵被我們得害羞了、激動了,掉頭就沖向了戰場。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