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采宜一個復旦大學的經(jīng)濟學博士,可以以如此平和的聲音,在人道精神的柵欄旁邊,肆無忌憚地享受精神和欲望,真如周國平所評《肆無忌憚》:人情練達皆文章。
愛太奢侈,色太淺薄,因此衣食無憂的紳士美女反復把玩的大多數(shù)是一種邊緣情感——微妙的調情。可惜的是,情感是雞尾酒,對調酒師的技巧和心理素質要求甚高,一不留神,就會變質、變味,成了偷情或者愛情。
調情的魅力在于它的曖昧,因為曖昧,所以自由。微妙所暗示的情感如同一份打印精美卻無任何承諾的合作意向書,沒有法律效力,也沒有道德約束。
如果婚姻和愛情也是一筆財富,那么富有的人總是要多幾分風險。幸福是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別人的標準。
出軌的“愛情”是單調的日子里曾經(jīng)開過的一片曇花,風雨之中,雖然無奈的凋零不無傷感,但是比苦苦廝守,讓感情在彼此注視中慢慢萎謝要明智。
感情這東西,善始是機緣,善終是智慧。
多年以后,石頭還是石頭,石頭上承諾的感情卻像某一片秋天的葉子,在風中枯萎,飄零,漸漸化為塵土,才知道世界上最不可挽回的不是愛恨情仇,而是不知不覺的疏遠。
石雖無言,卻可通靈。雨花石上的紋路有些也像女人的心情,撲朔迷離。有些人是欣賞家,止于欣賞,但絕不肯為她付出;有些人是收藏家,遇到鐘愛的,傾囊而求,把她珍藏在居室。也許一生一世都琢磨不明白那似有似無的千回百轉,要的只是長久的擁有。
雨花石既藏山川秀色,也映千年滄桑,既有大江東去的浩淼,也有小院風回的婉轉,你有什么樣的心情,就能看出什么樣的意態(tài)。上山的人看秀色,下山的人看滄桑。
真正的交情往往起源于趣味,然后才有通情之誼,通力之誼和通財之誼。
內斂的才華叫智慧,內斂的傲氣叫風骨。
好酒就像好心情,沒有了它,青春就沒有動人的神采;好茶就像一段相思,多年以后,你還可以用記憶去回味,沒有了茶,生命就沒有雋永的懷想。然而只有清水,無色無嗅的清水,才是生命永恒的滋養(yǎng)。
女子對于擁有的詮釋更多的是身心的融合,女人不在乎法律和事實,美滿與幸福,完全在于主觀感受,而不是客觀上占有什么。
我們常常穿不過都市的鋼筋水泥去叩響鄰居的門,卻可以憑藉文字與思想穿越時空,找尋自己的精神家園。
我們說了太多的話,然后才明白,沉默才是最好的表達。
緣份是天人合一才有的一種偶然,緣在天意,份在人為。
沒有緋聞的女人有二種,一種是守身如玉,一種是守口如瓶。
大部分人的痛苦在于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在“本我”和“他者”之間對抗沖突。究其原因,一種是不了悟,一種是不和解。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如何尋找心中和世界的平衡點契合點,所以才有無窮的思考和苦悶。人生,真正的智慧是平和的,包容的,是自我和生存環(huán)境的一種和解。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