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日在應邀參加“聯想之星創業大講堂暨天府創業論壇”,聆聽聯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傳志先生暢談創業之道后,感觸頗深。由于長期從事企業管理思考與實踐之故,結合自己的感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認識不甚全面的創業觀,供大家批評指正,以促自我之成長。
創業種子
對“創業”一詞最早的接觸始于大學時代。
經歷高考的失利之后,自己鐵定的選擇了在享有“東方哈佛”美譽的西安翻譯學院(簡稱“西譯”)中圓自己的大學之夢。從入學以來“丁氏復合教育模式”獨特的創業教育,讓“創業”這個詞很早就落土于心田。有了對“創業”的懵懂認知,便有了在大學學習開始,摒棄了普遍所具有的似乎已經進入“象牙塔”的錯覺,心底沒有絲毫的“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優越感,反而對自己的成長有了更高要求,因為所有的一切結果均取決于自己努力與否。大學期間,西譯宏大的事業在以丁祖詒院長為核心的創業團隊領導下,歷經數次創業,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變革、輝煌和騰飛,蜂擁而至的榮譽、桂冠不勝枚舉,這一刻,我又又聽見了丁院長在一次次報告中的理性的總結、客觀的分析、真情的勉勵和殷切的期望:全院上下,眾志成城、共同譜寫了對教育事業、對學子真情、對祖國摯真、無私、大愛的贊歌。創業,就這樣一次一次的被無私與大愛所激活,耳濡目染,回味西譯時的經歷,倍為自豪、倍感振奮。
而這種以丁院長個人創業精神為核心、最終升華為所有西譯人共同創業萬丈豪情,早已變為一種精神:西譯精神。用丁院長的話來講,西譯精神就是變革、和諧、親情、人本的奮斗精神;就是與時俱進、銳意進取、不斷創新的拼搏精神!“順境中永不停頓,逆境中威武不屈”。
回想大學,心底深深的感恩:讓我從大學開始就可以站在“西譯”這個巨人的肩上,感知創業,這可能就是最早埋在我心中“創業”的種子吧。
創業邁普
職業生涯的第一步開始于邁普通信。在招聘初次的面試挫敗之后,緣于提前經歷的創業教育,自己沒有抱怨,更沒有放棄,反而更多了一份理性的總結與持續的努力:學習和了解邁普。經過學習,知道了邁普是和西譯有同樣曲折創業經歷的背景,是一家成長創業型的高新技術企業。邁普的發展過程有很多催人奮進的故事:車棚故事、創業故事、成長故事、感恩故事。。。。。。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牽手邁普,與邁普一起成長,便成了我的堅定的目標。為了獲得機會,千里奔邁普,用自己的主動、積極和真誠,贏得了邁普主考官及領導層的一致認可,最終贏得機會、成功牽手邁普。
進入邁普之后,從生產線、談判、業務不斷的成長,到過程中全面、系統的對母校西譯的創業過程進行不斷的“復盤”,聯系邁普成長與發展的艱辛與不易,又多添了幾份對創業者們:丁院長、花總、蔣總的敬畏。他們正在和他們的創業團隊一道用創業、勤勞的雙手托起教育與科技發展的太陽。
在邁普的6年時間,緣于心中有創業的種子,每天都經歷著創業史的教育,文學中“萬丈高樓拔地起”的生動辭藻,在邁普創業與奮斗中都被刻畫的淋漓盡致。從此,閑暇都被充足的學習所取代,沒有了浮躁,沒有了憂郁,沒有了抱怨,只有學習,僅留成長。都在用自己的努力與學習,在自己普通的工作崗位上用創業的心態、責任和使命,去努力為邁普事業的發展增磚添瓦。
創業感悟
從母校西譯的緣起,到加盟邁普的奮斗,再到新得利條碼的實踐與探索,個人職業觀和事業觀有了較大的轉變:職業,是站在外圍對工作本身的一種感知;而事業,符合“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更多的是以主人翁的心態,在全心投入發展與成長洪流之后的一種徹悟和理解。因此,對于“創業”有了一些不同于常人的、別樣的認識和理解。
創業是一種心態。
創業的心態基石就是腳踏實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創業心態,不是一種外在的追求,而是內在心靈的成長與提升。以終為始、勤勉奮進,用創業的心態去經營自己的家庭、事業和人生,經常“復盤”,不斷清晰,本身就是收獲喜悅、幸福的過程。
“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普遍的觀點認為經營公司、開辦企業才是創業,我認為發展自己的事業,實現自己的價值,創造性的開展日常工作同樣是創業。
創業是一種精神
創業的精神核心就是既要腳踏實地,又要仰望星空。
創業精神來自于銘記發展的歷史、持續的學習、不斷的自我批判、永續的成長。創業者的精神在企業成長與發展過程中已經升華成為創業團隊的共同精神,就會形成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這種精神,將促進個人在順境與逆境、困難與挫折、滄海橫流之間都永葆英雄的本色。創業精神不僅僅活現于事業發展、也充斥著人生的成長。
創業是持續的學習與不斷的成長
不斷的創業,就需要不斷的學習與成長。沒有成長何談創業精神,何談進步與發展?
就如何將創業精神持續的在企業發展中永續傳承,在聯想之星天府創業論壇的互動環節,聯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傳志先生的點撥,更讓我受益匪淺:以終為始,不斷追求。難怪,在學習華為的同時,總裁任正非的一句話時刻激勵我:什么是成功?成功就是經歷九死一生之后依然活著。華為沒有成功,一直在成長。
創業的成長來源于自我批判
毛主席在很多年前就教導和要求黨員干部要深入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尤其是自我批評。結合現代企業的運營管理與個人的成長,母校丁祖詒院長、聯想柳傳志主席、華為任正非總裁、邁普花欣主席多次談及創業成長過程中干部隊伍建設的核心標準之一,就是自我批判的能力。
要旨何在,我一直在思考。我的總結是有自我批判的能力,才有荷擔家業心力、格局與胸懷,才能促進團隊和事業發展的和諧與健康,才能有利于創業之中的不斷成長。
在此,用我一家之言,拋磚引玉。希望能與正走在、將走向、想走向創業之路的朋友們共勉。祝愿我盛世和諧的華夏,有更多的創業型企業持續發展、基業長青,為中國之復興與騰飛的宏圖錦上添花!
熱門專題:- 评论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