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 把聲音變成錢
美國有一個名叫費涅克的人,去過許多名山大川。
有一次,他在旅途中被身邊潺潺的水聲所吸引。聲音和諧動聽,悠揚悅耳,讓他流連忘返。于是,他靈機一動,用立體聲錄音機錄下許多小溪、小河、小瀑布的流水聲,回城復制后高價出售,購者絡繹不絕。費涅克因此獲利甚豐。
【感悟】
生活中的靈感和創意俯拾皆是,就看我們敢不敢于發現罷了。只要我們把思維完全打開,你會發現世上處處都有生意,世上處處都有黃金。
故事2 一枚金幣的推銷術
在法國的一個城市的偏僻小巷里,人們擁擠得水泄不通。只見一位50多歲的男人,拿出一瓶強力膠水,然后拿出一枚金幣,他在金幣的背后輕輕地涂上一層薄薄的膠水,再貼到墻上。不久,一個接一個的人都來碰運氣,看誰能揭下墻上那枚價值5000法郎的金幣。
小巷里人來來往往,最終沒有人能拿下那枚金幣,金幣牢牢地粘在墻上。
原來,那男人是個老板,由于他的商店位置偏僻,生意不景氣,他便想出了一個奇妙的廣告辦法:用出售的膠水把一枚價值5000法郎的金幣粘在墻上,誰揭下,那枚金幣就歸誰。
那天,沒有人拿下那枚金幣,但是,大家認識了一種強力膠水。從此,那家商店的膠水供不應求。
【感悟】
一個好點子可以拯救一個企業,這就是創意和策劃的價值。
故事3 一加一可以大于二
一個猶太人如此教導兒子:“我們唯一的財富就是智慧,當別人說1加1等于2的時候,你就應該想到大于2。”
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給自由女神像翻新而產生的大堆廢料,向社會廣泛招標。但好幾個月過去了,沒有人應標,因為在紐約州,垃圾處理有嚴格規定,弄不好會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
猶太人的兒子當時正在法國旅行,聽到這個消息,立即終止了休假,飛往紐約。看過自由女神像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后,他一言不發,立即與政府部門簽下了協議。
消息傳開后,紐約的許多運輸公司都在偷偷發笑,他的許多同僚也認為廢料回收吃力不討好,能回收的資源價值也實在有限,這一舉動實乃愚蠢之極。
當這些人在看笑話的時候,他已經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他讓人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像,舊木料則加工成底座,廢銅、廢鋁的邊角料則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他甚至把從女神像身上掃下來的灰塵都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
這些廢銅、邊角料、灰塵都以高出它們原來價值的數倍乃至數十倍賣出,且供不應求。不到3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金,每磅銅的價格整整翻了1萬倍。
【感悟】
商業化的社會永無等式可言,當你抱怨生意難做時,也許有人正在因點鈔票而累得氣喘吁吁呢。這里面的奧妙在于:你認為1加1等于2,而他則堅持1加1可以大于2。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