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創業失敗?倒閉了是失敗;可能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卻陷入平庸也是失敗;預期目標和現實相差很大,也是失敗;想做大做強,但總是小打小鬧,也是失敗;一遇風雨就飄搖也是失敗。創業者個體的失敗率非常高,所以研究失敗非常重要。我個人經過研究總結出創業企業失敗的的原因。
一、缺乏理想
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有理想。反之,我個人覺得,我們投資失敗的企業,失敗的首要原因就是缺乏理想和情操,把錢放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因此,做小生意勤快就夠,做中生意要拼智慧,如果要做大生意,必須靠德,也就是說要有理想。
二、因循守舊拒絕改變
優勝劣汰是一切事物生存的法則。在互聯網時代,任何企業一旦無法適應這種法則,都將會被市場淘汰。因此,企業想要發展,就必須進行產品升級、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在任何一方面,如果依賴以往的經驗,都可能導致失敗。我的朋友曾經經營一個資源類的行業,他們的條件非常好。但是它死守傳統,不去開發創新的產品,也沒有開拓創新的模式。金融危機前,傳統的產品每年能貢獻5千萬~6千萬元利潤,金融危機以后只有500萬了,處于半死不活狀態。
三、長袖善舞,缺乏務實精神
有些創業者不是扎扎實實地干,而是投機取巧。比如說靠忽悠,靠忽悠能成一時,無法成一世,他們總是希望一件事情很快能成功。天上掉餡餅也許有一次,不會有第二次。企業缺乏務實精神,今天不失敗,明天也會失敗。
四、為上市而上市,既害人又害己
企業上市,應該是水到渠成的過程,不是靠單純的包裝。為上市巧做假賬,毛利或者凈利突然提升。為上市拆東墻補西墻,拆一次可以,但如果遇到環境變化,那可能拆西墻補東墻也不夠。還有的企業為了上市而盲目擴張,結果不能適應市場需要,或者沒有團隊去經營擴張以后的資產而導致失敗。
五、不敢擴張或者無序擴張
擴張是一把雙刃劍。對于創業者來講,第一,不能做小腳女人—不去擴張。第二,不能偏聽偏信資本運作者的主意,在不該擴張的時候去擴張。要按照自己的發展規律去做。擴張不及則憂,但擴張過度,比不及還差,就像一句成語“過猶不及”。
六、實施家族式管理,缺乏輔助決策體系的監督
很多創業企業是家族企業,不少還是夫妻店。我安東勝的觀點是,如果一個企業想成功,必須關掉夫妻店。家族企業想成功,必須適度地進行決策陽光化。家族企業會產生什么問題呢?第一是員工缺乏責任感。第二是碰到困難的時候,員工很難跟你同舟共濟。第三是無法做到集思廣益。
七、激勵與約束不匹配
激勵不到位,等于不激勵。該花100元的只花了60元,等于白花。我一貫的主張是,單給團隊高薪水、高待遇是不行的,應該給他股份。約束也非常重要。約束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讓人“有賊心無賊膽”。賊心管不了,但賊膽可以靠制度來管。
八、創業團隊的智力結構過于單一,風格過于重合
創業團隊如果知識結構不齊全,都是一類專長的人,很容易出問題。有人適合搞技術,有人善于搞管理,有人善于搞經營;內向的人適合搞科研,外向的人適合搞經營,企業管理者應該作這樣的分析判斷,做到人員合理搭配。人才結構好的企業,成功率非常高;人才結構不好的企業,成功率低,或者成功了也是小成功。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