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與人交往,談吐不凡的人總能贏得更多青睞。
約會時,得體的言談舉止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職場上,說話不卑不亢的人更容易穩步上升;生活中,信心十足的人更能贏得尊重、獲得好感。而那些講話沒底氣的人,天然給人無法信任的感覺。
說話沒底氣的人究竟該如何自救呢?今天,我們就從“打破心理桎梏”、“打造氣場”、“巧妙陳述事實”三個方面讓你氣場大開,快速成為職場中最受歡迎的人。
1
為什么有些人說話時會沒底氣
著名心理學家胡慎之給出了三個解釋,說話沒底氣的情況來源于三種常見的心理問題:
自我設限
在開口之前,他就已經把自己設定為一個糟糕的表述者,不能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自然感覺自己底氣不足。
內心陷入對權威者認同的狀態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總是遭受到老師、父母等的責怪和批評,慢慢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長大后,對權威者的恐懼就泛化到上司、客戶或者表現更好的人身上去。
對失敗充滿恐懼
對做不好、失敗心存恐懼,所以只要一當眾講話就全身發抖、緊張、冒汗、語無倫次。
要打破這些心理桎梏,除了增加自己的專業技能讓自己自信起來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法:創造一次成功的對話,獲得一次突破性的經驗。這樣才能走出失敗→恐懼→沒底氣→失敗的惡性循環。
那么如何來一次霸氣外露的對話呢?
如果對于自己的邏輯能力、表達能力不夠自信,就很容易說話沒有底氣,最好的方法就是,準備一個話術模板吧。
2
三個不要,讓你氣場兩米八
在對話中,不要用這三種表達,就能讓你的氣勢瞬間拔高。
不要用口頭禪,越用越尷尬
少用口頭禪,尤其是在你忘詞的時候,可以直接說“不好意思,我有點記不清了,等我查一下資料”而不要用“嗯嗯啊啊,這個那個”來拖延。
不要使用疑問句,唯快不破
疑問句不但意味著對方有拒絕的權力,更重要的是,給了對方思考的機會和尋找理由的時間。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想讓某人嘗某種零食,如果你問他“你要不要吃?”這就條件反射地激起對方的思考:“吃”還是“不吃”?開始權衡比較。但如果你直接說“給你吃這個!”干脆利落的感嘆句把他的反應時間壓縮到最短,他就更容易接受。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也是高效溝通的不二法門。
不要解釋理由,公事“攻”辦
一句話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不要再用短句對其進行補充。
一旦你解釋了理由,就拖慢了對話的節奏,給對方更多說服你的思考空間;并且過多的解釋本身也會讓你顯得心虛;最后這個理由還不一定站得住腳,如果對方稍微強勢一些,就輕而易舉化解了你的攻勢。
3
怎么講話更容易說服對方
為什么一些大咖講話時氣勢十足?因為他們確信自己說的都是對的,說話當然有底氣。所以你在陳述事實的時候可以使用以下三個小技巧,讓你的內容更有說服力。
少用形容詞,多用數據
比如你去跟老板匯報工作。
錯誤說法:“上周在北京大學舉辦的校招活動效果很好,對比同期其他企業的校招活動,我們到場的同學更多。我們認為這次的校招活動很成功,以后可以繼續加大這類活動的投入。”
效果好在哪里?到場同學有多少?繼續投入要多少預算?老板一反問你是不是啞口無言?
如果你想要說得更有底氣,必須讓數據來說話。
正確說法:“上周在北京大學舉辦的校招活動,當天到場同學1000人,對比其他友商的的活動,我們的效果超出預期,我們認為可以繼續投入10%的預算拉動類似活動。”
重復總結,重要的話至少說兩遍
人都有主觀意識,你的談話對象可能對你不認同,或者并沒有專心聽你的講話內容,在對話結束前,重復并總結之前的說話內容,會使你的氣勢更足,讓對方對你的話印象更深刻。
最后來總結一下,如何改善說話時沒底氣的狀態呢?首先在心理上要給自己做好自我建設,其次是在話術上運用五個技巧,分別是:不用口頭禪;不用疑問句;不解釋理由;多用數據;重復總結。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