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特別有感觸。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非常努力,做事非常認真的,可每次升職加薪都沒有他們的名字,甚至有時候連老板都記不住他們的名字。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你不夠主動”。老板只有一雙眼睛,可是底下有幾十人甚至幾百人。你不主動匯報反饋,機會就是別人的。
這篇文章送給一直以來不主動、不敢主動、不會主動的人。
01
前兩天看到偶像陳文茜寫的一句話很有共鳴:“這個世界是一個主動出擊的時代,與其坐在家中哀嘆,不如自己極力爭取。”
確實,在各種美女爆棚的時代,誰有閑情窺探你的靈魂?不是大美女還喜歡藏著掖著的人,命運堪憂。
誰沒經歷過幾次年少無知?
初出茅廬,我也是一只沉默的羔羊,把領導分配給我的任務按部就班完成,就收工大吉,安心打卡把家還。
也從不主動匯報工作,癡心妄想地覺得領導的眼睛是X射線,如果我不說,他大概也能檢測出我最近的工作進度。
可是不到一年,我就傷心落淚地看著別人前程似錦,而自己岌岌可危,直逼冷宮的節奏。
直到領導叫我到辦公室說了以下幾段話:
“你知道為何我升L職?你做事認真,但過于本分,極少主動溝通。
而L每天下班都會寫工作總結發我郵箱,讓我了解她的進度和困惑;
她坦誠地跟我交流未來職業生涯規劃,讓我更清晰她的目標和能力。自然每次有項目機會,我都會想到她。
而我對你了解很少。”
談話很長,有些細節早拋諸腦后,但印象深刻的是,領導最嫌棄我的地方是不夠主動。
他每天五六個電話會議,拜訪客戶早出晚歸,讓他主動了解我是不可能的事。
其實,沒提撥我也正常,沒有上司會提拔一個他不了解的下屬。
《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里第一個習慣就是積極主動,好運氣不都是上天免費贈送,有些是你自己撈回來的。就像L因為夠主動,已經贏了很多新人一條街。
02
積極進取的人,連上帝也網開一面。
同學小君,大學畢業就去了我心儀已久的潮流雜志當編輯。據我所知,那家雜志社只招名牌大學,單是筆試的流程就嚴苛得可怕。
我和她都不是一流大學畢業,單是篩選簡歷就被刷下來了,所以我只敢遠觀而不敢動手,連投簡歷的膽量都沒有。
可三個月后,她居然進了那所雜志社,而且還轉正了!用淚流滿面也無法表達我當時的羨慕嫉妒恨。
當初她跟很多人一樣投了簡歷,但結果是石沉大海。
因為太想得到這個機會了,她于是單槍匹馬帶著自己作品去了雜志社。但是去到那里當然也是碰瓷,連人家的門口也進不了,還被前臺翻了幾次白眼。
可她還是堅持不懈地去雜志社蹲了好幾次點,居然跟前臺聊上話,吃了幾次飯后混熟了。
后來前臺把她引薦給雜志社的主編,主編看了她的文章和插畫后,非常滿意。
很順利地,她得到了這個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機會。現在她能經常采訪大咖,見過的世面也不是一般人能比。
她有才華,但有才華的人不一定有她這樣的機遇。但這個機遇不是偶然,而是因著她的積極進取,水到渠成而已。
正如大仲馬所說:“誰若是有一剎那的膽怯,也許就放走了幸運在這一剎那間對他伸出來的香餌。”
所以每個主動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03
我大學時代一位其貌不揚的女同學,很神奇地追到了超級帥的學長,很多人問她秘訣,她說,就靠“臉皮厚”啊。
她的主動確實讓我們一眾女孩望塵莫及。
她寫過情書表白,圣誕節親手織毛衣送溫暖,在圖書館和飯堂不斷制造偶遇機會,反正她竭盡所能地向他表達:我喜歡你!
雖然有很多女同學不齒她的“不守婦道”,但我佩服她的“進取”。
當我們因為不敢表白,眼睜睜看著心上人被別的女人領走而心酸時,她卻開開心心挽著心愛的人逛街,多爽。
04
春節時堂妹向我吐槽說,她的朋友圈里發的九宮格美圖很少人點贊,也極少人留言,有點苦悶,甚至懷疑是不是大家都不喜歡她。
我問她,那你有經常幫別人點贊嗎?她搖了搖頭。
你對別人愛理不理,憑什么別人要貼上熱屁股點贊呀。朋友圈也需要禮尚往來,更別說日常生活里的友情經營了。
最近一位好友生了小孩,我到她家探望,不小心發現去看望她的朋友簡直川流不息,小孩子的禮物堆積成山,可見她的好人緣比得上人民幣。
她的好人緣我一點不奇怪。
即使結婚了,她也不時主動聯絡朋友聊天,關心朋友近況,中秋節、圣誕節,老友們都會收到她親手做的月餅、曲奇、賀卡。
每個朋友被她的真心實意暖和過。
友情不是被動索取,而是主動表達。有人說傷心時找不到朋友傾訴,投進社會后朋友丟了好幾批,除非自己賣保險或做微商才想起他們。
比如我一位高中同學,她以前很少主動聯系別人,朋友有困難她也不主動關心,過節也不送祝福。
最近突然間加我以及幾位同學微信,然后發了好幾條她正在熱銷的保險產品,沒過幾天就對我們狂轟濫炸。
這種突如其來的熱情無福消受,小心臟也受寵若驚,于是我很快把她拉黑了。
任何一種感情也需要公平交換。平常不主動維系感情,卻奢望得到朋友鼎力相助,這跟投機主義者沒什么區別。
那些人緣好,有困難能得到別人拔刀相助的人,往往也是那個最主動關心朋友的人。
05
你人生每個場景的主動,都會幫助你做到喜歡的工作,交到欣賞的朋友,收割心愛的戀人。
在這世上,主動出擊的人會獲得所有先機,“先到先得”這詞不是只適用于商店搶購,人生的各種場合也在暗箱操作這條定律。
沉默是金地加班十年,還不如懂得主動溝通和反饋的新人升職加薪快。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