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在和老板有矛盾時,花了太多的時間來抱怨,卻用了太少的時間來思考、解決問題。其實,無論什么樣的老板,都值得尊重,都值得你去學習。適應和理解老板,是職場生存的最基本能力之一。
有些人在職場摸爬滾打幾年之后,會仰天發問:好老板究竟在哪里?其實,不是沒有好老板,而是自己沒有擺正心態罷了。
對于所有職場中人,“老板”是一個永恒的主角,而“罵老板”更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晚上下班之后,幾個同事一起吃個晚飯,話題自然離不開公司的種種事情,這種談話里,肯定會有對老板的“品頭論足”。
有人抱怨老板脾氣火暴、難以溝通,也有人抱怨老板難以捉摸、深不可測,也有人說老板自負、孤傲,聽不得反對意見。這樣的抱怨,可以適當地作為情緒發泄的出口,但過多沉迷于這樣的抱怨,那只能說明你缺乏最基本的職業素養。
著名暢銷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作者史蒂芬·柯維告誡說:“別讓自己在抱怨老板弱點時,也失去了工作效率。”在員工與老板之間的博弈游戲中,以非暴力不合作為代表的消極、陰暗的態度只會讓你越來越偏離企業與個人共同發展的奮斗目標,而陷入與老板之間相互怨恨、抵制的不均衡對抗之中。因為你的老板同時也是這場游戲的裁判,所以對于你來說這是一場始終處在劣勢、沒有勝利的戰爭。
對于有志于成為老板或者進入管理層的員工來說:把抱怨和罵老板的時間用來思考和解決問題,可能會讓自己更成功!
在工作中,我們身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抱怨:抱怨薪水與付出不相符,抱怨績效考核不公正.抱怨領導不識才,抱怨公司制度不規范……唯獨沒有人抱怨自己:我為什么有這么多抱怨?把抱怨變成善意的溝通,把抱怨變成合理的建議,把抱怨變成積極的行動......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