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武漢晚報上刊登了一則新聞,題為《研一學生幫企業做PPT月入兩萬》,講述了研一學子陳鏡榮的故事,無疑又是一碗心靈雞湯。
故事梗概:
陳鏡榮,兩重身份,一重身份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社會保障專業2015級研究生,另一重身份是PPT高級設計師和PPT講師。他花費一天時間制作的PPT能輕松賣到1000元,月收入穩定在兩萬上下。還未走出象牙塔的學子,卻拿到了很多人一輩子都達不到的月薪,毋庸置疑,他的職業規劃是成功的。
PPT雖小,為何能發揮大能量?關鍵在于,專注!
“修學儲能,先博后淵”是板倉先生楊昌濟在教導毛澤東時的一席話,一直被奉為經典。但如今,擺在面前的職業選擇太多,多到你挑花了眼,多到你沒有時間去“博”,多到你沒有時間去“淵”。
時代在變,“淵”和“博”的先后順序是不是也應該換一下呢?機會轉瞬即逝,當你專注于某一點,大到某一行業,小至辦公軟件PPT,等到你足夠精通之際,就能準確把握機會,快人一步,實現人生規劃,成就一番事業。
然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是當下很多年輕人的狀態。
在大學,今天看到有人報考了會計證,你想去報名;明天看到有人報考了教師證,你想去報名;后天,有人報名學習商務英語,你又想去報名……
工作了,看到有人炒股賺錢了,你也去炒;看到賣房子賺錢了,你也去賣;看到創業發達了,你也躍躍欲試……
這是“大爆炸”的時代,知識爆炸、信息爆炸、自由爆炸……當價值觀還沒有成型,很容易被各種看似有道理的說法“牽著鼻子走”,選擇太多,只會適得其反,丟了本心。
于是,你不分晝夜黑白地打怪升級,韓劇、宮斗劇、穿越劇各種劇追到狂熱,QQ、微信、微博各種朋友圈刷到爆……不留一點空白,仿佛只要一停下來,空虛就鋪天蓋地而來,瞬間將你淹沒。
其實,孤單是人之常情,你的逃避、反抗只會讓它變本加厲,演化為填不滿的空虛,最終淪為它的奴隸!
不看劇、不打游戲、不刷朋友圈,每天對著浩瀚的網絡資料學習,你肯定會說這怎么可能,也太無趣了吧。但是,這就是陳鏡榮每天的生活狀態。5年來,他看了不少于2萬份PPT,每天至少花2-3個小時研究制作方法,對著網絡教學視頻自學Photoshop等網絡軟件。這些不被理解的堅持為他創造了每個月兩萬的收入。
當一個人開始理解孤獨、接受孤獨時,他才開始理性思考人生規劃;當他能夠堅守孤獨時,才能潛心閉關修煉,當然也就能有所成就。很多人只看到了舞臺上的他被人群簇擁著,光彩照人,卻在潛意識里忽略了他也和自己一樣,也在迷茫中摸爬滾打,為什么他能脫穎而出?為什么他能實現當初的職業規劃?這是不是更值得你去深入挖掘呢?
我想,當陳鏡榮在苦心孤詣地研究PPT時,斷然沒有想過小小軟件能創造如此多的財富吧。這就是生活,當你足夠努力,量變必然會引爆質變,給予你無限驚喜。在不知不覺中,就成了佇立在食物鏈頂端的一員,在你面前,所有的不公平都將自動消退。
心靈雞湯,最初存在的目的是為了激勵人去爭取更好的生活,可現在,它更像是一個貶義詞,成功也被打上了問號。為何會出現這種轉變?歸根結底,人心浮躁!所以只要你能夠靜下心來,找準方向,一條道走到黑,總有一天你會看到“條條大道通羅馬”的盛況。因為,生活永遠不會辜負有心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