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意義是在生命開始時的四五年間獲得的;獲得的方法不是經(jīng)由精確的數(shù)學(xué)計算,而是在黑暗中摸索,像瞎子摸象般地只憑感覺捕捉到一點暗示后,即做出自己的解釋。優(yōu)越感的目標也同樣是在摸索和測繪中固定下來的;它是生活的奮斗,是動態(tài)的趨向,而不是繪于航海圖上的一個靜止點。沒有哪一個人對他優(yōu)越感目標清楚得能夠?qū)⒅暾麩o缺地描述出來。他也許知道他的職業(yè)目標,但這只不過是他努力追求的一小部分而已。例如,有一個人立志要做醫(yī)師,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僅是希望成為醫(yī)學(xué)或病理學(xué)的專家,他還要在他的活動中,表現(xiàn)出他自己比別人更特殊的興趣。從中我們便清楚地發(fā)現(xiàn),這是他用以補償自卑感的一種方法。
讓我舉一位因焦慮而無法與人交友,來向我求助的30歲婦女為例:她因為在職業(yè)問題上總是無法獲得進展,結(jié)果仍然要仰賴家庭供給生活所需。偶爾她也會從事些諸如打字員或秘書之類小工作,但是由于命運不佳,她遇到的雇主總是想向她求愛,讓她感到煩惱,使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離職。然而,有一次她找到一個職位,這次她的老板似乎對她毫無興趣,結(jié)果她覺得受到輕視,又憤而辭職了。她已經(jīng)接受心理治療達8年之久,但效果不佳。
當我治療她時,我追蹤她童年時期的生活。她是家里的“妖“女,非常美麗,而且被寵得令人難以置信。當時,她雙親的境況非常好,因此她只要說出要求,就一定能如愿以償。當我聽到這些時,我贊嘆地說:“你像公主一樣地被服侍得無比周到!““是呀,“她回答道,“那時候每個人都稱我為公主呢!當我四歲時,我記得我有次走出屋子,看到許多孩子在玩游戲。他們動不動就跳起來,大聲叫道:/'巫婆來了!/'我非常害怕,回家后,我問家里的老奶奶,是不是真的有巫婆存在。她說:/'真的,有許多巫婆、小偷和強盜,他們都會跟著你到處跑。/'“
從此以后,她便很怕一個人被留在房子里,并且把這種害怕表現(xiàn)在她的整個生活內(nèi)容中。她總覺得自己的力量還不足以離開家,家里的人必須支持她,并在各方面照顧她。她的另一個早期回憶是:“我有一個男鋼琴老師。有一天,他想要吻我,我鋼琴也不彈了,還跑去告訴我的母親,我再也不想彈鋼琴了。“她覺得戀愛是種軟弱的象征。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