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這個紛繁嘈雜的社會中,難免會因一些小事而與別人發生沖突,如果沒有一顆寬容和悲憫的心,凡事只從自己角度思考,每每遇到這種境地就會有許多委屈,委屈多了就會積怨,就會變為憤怒,難免會帶有情緒,言詞咄咄逼人,最終傷人傷己。人,倘若長期積怨過深過多,就會變得憤世嫉俗,亦或是冷漠孤僻。
“物以類聚”是眾生的習性之一,有些人以地域結合,有些人以師承聚集,有些人以性格交友,有些人以興趣相知。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有這相處的煩惱。因此,我們都需要修出一顆寬容,悲憫的心來,以低姿態的方式與他人相處,也自然會平息諸多紛擾。
每個人的成長中,世界終究會逐一展開,面對紛繁的人間,我們既要懂得自我保護,也要懂得包容慈悲,要避免虛妄的自大,在堅守底線的前提下學會圓融隨和,與人為善。當然,每個人心里蛻變的過程都是有苦痛和掙扎的,但當你自己學會解脫,必然就會豁然開朗。
結緣總比結怨好,因為我們都會面對困惑,顛覆所有并不是勇氣更不是智慧。誰都知道推倒輕易,建設卻艱難。就如同離家出走容易,容納自己和他人卻不容易。接納他人,寬容他人,擔待他人,是需要有胸襟的,需要有氣度的,有的時候,忍耐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星云大師講的“不可以怨止怨,行忍得息怨”就是這個道理。
人不是生而自由的,我們的生命都有坐標式的限制。人生種種煩惱的主要來源是什么呢?比較和計較。如果別人一句難聽的話語,一個難看的臉色,我們就嗔火中燒,悶悶不樂,那我們終究是難以成就事業的。如果我們少一些比較,少一些計較,體諒別人,顧全大局,便自己也會云淡風輕。可以要求自己,但別苛責別人,斤斤計較。要有尊嚴,但不是盲目自尊;要懂得愛護自己,但也要學會寬容別人。退一步海闊天空,不僅僅是給別人,更是給自己的。
星云大師說過,人與人之間的結怨,很多都是誤會所引起,如果能夠多一點溝通交流,或者有一方肯主動結緣,就沒有什么解不開的冤業。冤家宜解不宜結,冤冤相報何時了?人,都希望生活在一個美好融合的空間里,無論是誰,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美和認可。如果因為個性倔強,執著,好勝而結下許多怨尤,實在沒有必要。退一萬步講,縱使不能結緣,淡漠處之,哪怕疏離,也不要輕易與人結怨。
俗話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仇人多堵墻。我們要學會融合,與自我,與他人,與自然。平日待人處事不將別人的短處視為缺失,而抱持“結緣,不結怨”的態度,容他,耐他,化他,度他,待時機成熟時,一定可以獲得對方的尊重。
結緣總比結怨好,結一段善緣,了一段惡怨,給自己一個開闊的心境,不是要遠離簡單的生活,而是為了活的更為簡單。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