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巴吃黃連,有苦也不說
吃了虧也不說出來,藏在心里,下一次還要吃虧,久而久之,養成習慣,只好永遠吃虧下去。
老實人可能都有這樣一種感覺:自己的同學、朋友,幾年不見,聚在一起聊起天來,不是這個當官了,就是那個發財了。老實人聽了,不由黯然神傷,頓生感慨……因為在現實社會中,老實人一般都會踏踏實實地工作,他們任勞任怨,不計報酬。
他們認為,只要努力工作,自然會有好的結果。至于收獲,那是不應計較的事,況且上天總是公正的,收獲一定屬于那些辛勤耕耘的人們。
但是上天有時候是不公平的,大家都付出一樣的勞動,可結果卻大不相同。
當我們考慮工作究竟是為什么的時候,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回答,比如為社會做貢獻、為人民服務等等,這些其實都是一些很空洞的話。
任何人都不能否認我們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利益而工作,比如金錢、福利、職務、榮譽等等,如果不承認這些就未免太虛偽了。在當今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們說為自己的利益而工作是正大光明的。所以,老實人在應得的利益面前,不要過分謙讓,也不要不好意思,應該大膽地向領導要求自己應該得到的。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老實人因為不會爭利而頻頻“吃虧”。老實人不會爭利一般是因為他們不敢爭利,甚至連自己應該得到的也不敢開口向領導要求,既怕同事有看法,也怕給領導造成壞印象,大有“君子不言利”的味道。
常言道:“老實人吃啞巴虧,會吵的孩子有糖吃。”老實人認為向上司要求利益,就肯定要與上司發生沖突,替上司制造麻煩,影響兩者的關系,什么都不敢提,結果往往總是吃虧。
做好本職工作是分內的事,要求自己應該得到的也是合情合理的,付出越多,成績越大,應該得到的就越多。
老實人應該知道,只要你能為上司拼出成績,向上司要求你應該得到的利益,他也會滿心歡喜。如果你無所作為,無論在利益面前表現得多么“老實”,領導也不會欣賞你。
事實上,聰明的上司也善于把手中的利益作為籠絡人心、激發下屬的一種手段。因而,老實人一定要爭取該得的利益,不該吃虧的時候一定不能吃虧!
見利不爭,懦弱無能
跟人爭利其實不丟臉,它是一種生活的能力。應得之利而不去爭,才是一種懦弱的行為。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老實人本本分分、規規矩矩地做人,在工作上任勞任怨,在生活上嚴謹自律,各個方面都達到了一個好人的基本要求,在領導眼里是很聽話的人,在同事心中是很和善的人。然而,就是這樣的好人卻總是吃虧。為什么老實人總是吃虧?這與其羞于爭取自己分內利益的行為有著直接的,甚至可以說是必然的關聯。
老實人有一種認識上的肓點,認為“爭”便是不道德,因為道德的行為是講究無私奉獻,只講付出、不求索取的。但事實上,爭取自己的分內利益是一個與道德無關的問題。而老實人看不到這一點,他們以道德感來評判一切事物并以此來決定自己的一切行為取向,因此,在他們眼里,與人爭利就變成了一件不道德的事。
還有些老實人,也認識到了應該去爭取一下自己的正當利益,但是卻苦于無計可施。因為在爭利的過程當中,勢必要運用一些手段,而這一點是老實人不擅長也是最不能接受的。于是,在某種程度上,老實人把跟人爭利與小人行為等同起來,這樣,爭取自己的分內利益,就不僅是不必要、不道德而且更是可恥、可恨的事。
然而,老實人的這種“不爭”的道德之舉,卻帶來了一連串不良的后果,這些后果從一個客觀的立場上來評價的話,甚至還很有不道德的因素在內,這大概是老實人所始料不及的。就個人而言,不去爭取應得之利益,往往會有以下后果:
第一,使自己的生存能力顯得不足。我們都是生活在世俗社會中的平凡人,我們要活下去,就必須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做保障,沒有這些東西或者獲取不足,生活就會出現困難。這是一個非?,F實的問題,道德正義并不能解決生活的問題。如果你羞于爭利,使應漲的薪資未漲,應升的級別未升,勢必會使自己的生活品質受到影響,并且這種影響往往并不單單涉及一個人,其小團體的其他成員,特別是家庭成員也將跟著受害。
第二,對自己事業的長期發展不利。老實人有理想、有抱負,有公正心和正義感,這很值得提倡,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萬丈高樓平地起,通往理想的路就像是登山的石徑,必須要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攀登,必須要有一定的實力作積礎。如果你羞于爭利,就等于是少登了一個臺階,而有些時候,少登一個臺階就會錯過一系列的機遇,這樣少登一個臺階事實上很可能就相當于少登了十個,甚至是上百個臺階。這對老實人事業的長期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第三,自己該得之利而未得到,會影晌情緒和心情。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自然要感到生氣,這會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對身體健康也很不利。
可見,羞于爭利,失去的不僅僅是一種利益,它會有一系列的負面后果,對此我們應有足夠的認識。
而從對社會的角度來看,老實人的這種“不爭”之舉其實是助紂為虐,有道德之心,而生非道德之果,不爭應得之利,反使不應得者從中獲益。實際上,老實人只講獨善其身,不爭取正當利益的行為,這是對惡的一種縱容,客觀上造成了助長不正之風的結果。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