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說你“傻”。先別急著惱。如果這個傻上打了個引號,某種意義上,這是對一個人的高度褒獎。
“紅頂商人”胡雪巖就曾說一個人:視之甚“傻”,實則厚信篤實。
這個人就是嚴厚信。名震海內外的“寧波幫”的奠基人,他是中國近代第一家華人銀行、第一個商會、第一批機械化工廠的創始人。
胡雪巖說這句話的時候,嚴厚信只有十幾歲,在上海一家銀樓當小學徒。嚴厚信祖籍寧波慈溪,年少時家貧,后來經同鄉介紹去銀樓當小學徒。嚴厚信年齡雖小,做事卻踏實穩重,很得老板信任。
一天,大名鼎鼎的胡雪巖來銀樓訂做一批金銀首飾,做好之后老板差嚴厚信送到胡府。
胡雪巖給了嚴厚信一包銀子,囑他點一點數,嚴厚信說:“不用點,我相信胡老爺。”
回到銀樓,嚴厚信才發現少了二兩銀子。對于他這樣一個小學徒來說,二兩銀子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他沒有聲張,悄悄地將自己辛苦積攢的工錢貼進去,交給了老板。
不久,胡雪巖又來訂做一批首飾,又給了一包銀子給嚴厚信。
嚴厚信拿回來一看,嚇了一大跳,多出來十兩銀子!
十兩銀子相當于他好幾年的工錢。這筆巨大的飛來之財對于一般人來說,絕對是個不小的誘惑。但嚴厚信立即老老實實地將十兩銀子退給了胡雪巖。
殊不知,當時胡雪巖正為李鴻章物色人選,兩次銀子數目訛誤都是胡雪巖有意為之,是要試試嚴厚信的真實品性。
胡雪巖對嚴厚信大為贊賞,贊他:視之甚“傻”,實則品格高雅,厚信篤實,非市儈可比。
此后,胡雪巖將嚴厚信引薦給中書李鴻章,使嚴厚信得到了在上海轉運餉械和在天津幫辦鹽務等美差。
積累了“第一桶金”后,嚴厚信在天津開了一家金店。
從此,一步一步,嚴厚信由一個小伙計,慢慢成為在近代工商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事實上,有時候不要太過斤斤計較于小得小失,“傻”一點,最終你會發現,你得到的比失去的大得多。
在非洲一個貧困的孤兒院里,因為糧食奇缺,所以孤兒院里每天只能給孩子們供應一頓米飯。
因為人多飯少,孩子們往往都爭先恐后地將自己的碗里裝得滿滿的。
只有一個孩子,每次只裝平平的一碗飯。可是最終吃得最飽的還是這個孩子。由于他碗里的飯比別人少一點,所以每次他都能以最快速度吃完第一碗再去盛第二碗。可是當別的孩子吃完第一碗想再盛時,鍋里已經沒有飯了。
“不弄技巧,以拙為進。”這句《菜根譚》里的話,頗值人玩味——文以拙進,道以拙成,一拙字有無限意味。如桃源犬呔,桑間雞鳴,何等淳龐。至于寒潭之月,古木之鴉,工巧中便覺有衰颯氣象矣。這是說,寫文章并非以工巧而取勝,常常最感動人心的文章,是質樸而情真的。而修養品德方面,必須本著踏實穩妥的態度才能日漸長進,可見一個“拙”字,含有無限意味。恰如陶潛《桃花源記》中的“阡陌相通,雞犬相聞”,是一種何等淳樸之風。而那清冷古潭中的月影,枯稿老樹上的昏鴉,表面上看詩情畫意,工巧宜人,實則是衰朽之象。
此中的“拙”,在我看來,正是上文中所講的“傻”字。一“拙”一“傻”,盡得真意。
學著“傻”一點,你會發現,“傻”并未給你帶來多大損失;你會發現,“傻”給你帶來紛至沓來的益處和機會;你會發現,“傻”讓你人生路上處處坦途……
“傻”人有傻福。這個打了引號的“傻”,是一種大智若愚;這個打了引號的“傻”,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人生睿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