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過完假期回來上班,小伙伴們都新年新面貌,穿著新衣服,換了新發型,臉上神采奕奕,大家見了面興奮地說著新年的趣事和糗事,還有那些好玩好吃的。
都說每逢佳節胖三斤。閨密兔子一邊興高采烈地聊著假期里吃到的家鄉美味,末了,捏了捏自己的臉,嬌嗔道:“過年什么都好,就是長胖了,伐開心!”
“沒有啊,哪里有長胖,過年換了新發型,明明秒變美少女啊。”
“你看你臉都瘦了,過年要串親戚,運動量大,你比之前還瘦了吧。”
“真正的美女永遠都覺得自己胖啊,這是美女獨有的自律。”
……
瞧瞧吧,這些抹了蜜的嘴巴,一個個把兔子說得心花怒放,一秒鐘前的愧疚和自責,頃刻間煙消云散。也對,女人最懂女人的心理。
豈料,這時經過一位男同事,聽到兔子說過年長胖了,不明狀況,便附和地說到:“你臉是圓了一點,但更有福氣啊,過年肯定回家天天大魚大肉地吃吧,不長胖才怪呢……”
不等男同事說完,兔子氣鼓鼓地說:“要你管!”前一秒還心花怒放的兔子,一下子被男同事的話惹得生氣了。
男同事被懟得很尷尬,不知道自己說錯了什么,大概他還在想“我不是順著你的意思說你長胖嗎?”
自嘲看上去是自己主動在調侃,其實是掩飾內心的焦慮和不安,從而通過自嘲來降低期待,緩解情緒的焦慮,但本質來看,他們并不是真的接受自嘲的現實。
很多年前我曾聽過這樣的對話:“當我說我好像長胖了,你千萬不要附和我的話,你一定要說,沒有啊,你哪里胖了;即便我說,真的真的,我吃胖了,你也要堅持繼續說,沒有,你一點也不胖。”
自嘲是一種降低期待的試探,它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尊,一旦別人真的質疑,他們本以為維護好的自尊,頃刻就會被瓦解。所以當別人自嘲的時候,你千萬別附和,相反,你要給予足夠的安慰,這才是自嘲者想要的保護色。
02
自嘲有時是一種自謙。
關于這一點,我曾有過印象深刻的教訓。那時我剛畢業開始工作,沒什么工作經驗,也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會察言觀色。
很幸運的是,當時我參與了一套外版書的制作,那是一個重點項目,全程我也很認真努力,盡心盡力地把各個環節做到最好。后來那套書不負眾望,拿了一個國際獎項。年中做總結的時候,負責版權引進的同事,提到這套書時,她本意應該是很感謝大家的群策群力,才把工作做得這么出色,贏得了國際認可。
但為了活躍氣氛,她開玩笑地說:“當時評估拿這套書,我只是想著碰碰運氣,沒想到編輯部的同事們這么牛逼,把這本書做的這么好,還弄出這么大動靜……”大家聽了,哈哈直樂,同事還特別提到我:“尤其XXX,我看她那段時間為了這套書,付出了很多,加班加點,還跑遍了北京的各大書店參考同類書……”
可我當時情商非常低,就真的以為,這套書是碰運氣拿的選題,就真的以為是自己的努力才給它做了那么大的加分,于是到我總結的時候,我便大言不慚地說:“雖然這套選題是碰運氣拿的,無心插柳,但我們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來澆灌它……”
我現在還記得,坐在我對面的版權同事,臉瞬間就不自然了,我旁邊的同事一個勁兒地扯我衣服,大家臉上也是異樣的表情。
后來我才知道,其實拿這套選題,是版權同事經過多方論證,詳細地市場調查,才拿的選題,只不過在總結會上,這部分的辛勞她什么也沒說,還開玩笑地調侃了一下。卻被我誤解了。
現在想想當時的自己真是蠢到家了,不了解事情的背景,就想當然地抹殺了別人的努力。
后來行走職場,我都時刻告誡自己:在別人自嘲的時候,隨意附和的人,通常都是不了解實情,還急于表達自己觀點,其實是淺薄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是情商不高,難免淪為別人的笑料。
那些經常自嘲的人,大多都是實力干將,自嘲是他們自謙的保護色,職場上過于鋒芒畢露,未必是好事,所以即便能力優秀,實力超凡者,他們大多樂于自黑,不過分渲染個人能力,而是強調團隊協作。如此,大家既認可了他的能力,又被他的高情商和良好修養所折服。
這才是雙贏的局面。
03
愛自嘲的人,看上去他們在傻傻地調侃自己,逗樂別人,好像把自己拉低了一截,其實呢,善于自嘲的人,都是厲害角色,他們都是真正的聰明人。
我的朋友大偉就是一個慣于自嘲的人,他看上去憨憨的,讓別人覺得他天然呆,因為很胖的緣故大家都習慣地嘲笑他的身材,比如“喲,最近肚子又圓了哦,懷了幾個月了?”“再這么吃下去是真的會被殺掉的哦……”每次大家打擊他,他都嘿嘿直樂,從來沒有跟我們急過,特別親和,和他相處特別舒服。
我常想,這世上也許有一種人,他們天生就是組織者,不自覺地能夠吸引大家來和他交朋友,大家很樂于聽從他的組織和指揮,從而有了團隊,和凝聚力。
大偉就是這樣的人,所有的聚會,不論大小,永遠都是大偉發起和組織,每次安排分工,井井有條,全程你會看到,大偉能陪老人打麻將,嘮家常;也能陪男人們打撲克,看球賽,聊一聊新近的體壇新聞;還能陪女人們進廚房,打打下手,聊一些家長里短,勸說夫妻不和……
他慣常的手法就是自嘲,調侃自己,活躍談話氣氛,有時也裝傻賣萌,博得你哈哈一樂,他是我們的開心果,智囊團,是我們的小頭目,玩的時候大家聽他的,真遇到急事了,也都愿意找他幫忙出主意。
這樣的人,其實一點都不像看上去的那么傻,他們能干,他們耳聰目明,他們消息靈通,他們是絕頂聰明的人。當他們自嘲的時候,你以為他們傻,那才是真的你傻。
自嘲已經演化成一種很好的社交技巧,讓人放下戒備,打通交流的壁壘,獲得別人的信任。
因此當別人自嘲的時候,倘若你當了真,尖酸刻薄地去附和,是最要不得的。別人自嘲,自己調侃自己,不管是自黑,還是幽默,是怎么都可以的,但如果你去附和,就成了揭短,是雙商低下的表現,既不幽默,也失了風度。
從別處看來的一句話,牢記在心:刻薄嘴欠不是幽默;口無遮攔并非坦率;沒有教養和隨性是兩回事;別人自嘲,你別去附和,不要把你的刻薄當成你的性情。
行走于成人世界里,要時刻自帶情商和智商。社交中,守住嘴,少說多看多聽,方為良策。
你永遠不知道,當別人自嘲的時候,他是真傻還是假傻,但不管別人是真傻還是假傻,你千萬別做那個更傻的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