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是一位見多識廣的人,他很有思想,他的人生也波瀾壯闊。
他給別人做了許多好事,同時也給別人帶來了許多麻煩。
他既有一擲千金的風光時候,也有身無分文、貧困潦倒的時期。
◆◆◆
對于這樣的祖父,他一生當中永遠不變的魅力到底是什么?現在回過頭來想想,應該是他對人一視同仁,不分高低貴賤。
祖父不會因為對方是地位顯赫的人,或者是對自己有利的人,自己喜歡的人就一定要獻媚、以貴賓相待。
不管對方是什么人,他都不會區分高低貴賤,都會熱情對待。
每次去祖父家玩,都能見到從沒見過、從沒有聽說過的一大堆人。
有時候,年幼的我也會問祖父:“爺爺,那人是誰呀?”
祖父會回答:“啊,他呀,會在我們家住一段時間。”
其中,有離家出走的年輕人,有由于什么事情被人追趕的人,還有拋棄家庭逃走的人。對于這些居無定所的人,祖父都會以一種平和的心境接納他們。將他們藏匿起來,給他們吃,讓他們住,關照他們。對于離他而去的人,他不追;對于投奔而來的人,他不拒。
有很多人來借錢,祖父總是慷慨大方,予人方便,借給人家要求以上數目的錢。家里財力豐厚的時候,自然如此。即使后來家里經濟狀況越來越吃緊,他也沒有什么變化。我想,當年祖母絕對受不了祖父的這種慷慨大方。
“你把錢這么輕易地借給別人,誰還過你?”
祖母為了返還借款,好不容易籌了錢款回到家里,祖父卻轉個身就把這筆錢借給了別人,對于現實的女性來說,誰都會發牢騷。
聽著兩個人的爭執,但深深刻在孩子心中的,是祖父的言語。
“幫助有難的人,應該是首要的吧!”
祖父就是以這種生活方式度過他的人生的。正因如此,祖父到了晚年,我們家即使為錢所困,生活上也還是沒有出現太大的困難。只要祖父開口,就會有很多人來幫助他。
◆◆◆
我祖父絕不是一個人人都喜歡的人。說得透徹一點兒,是因為他很在乎人家,所以,才獲得了人家的愛。
他是一個時時保持微笑、不忘感謝的人。他不是一個錢盡緣盡,只追求淺淡交往的人。
不考慮得失,不追求回報,只求盡快發現世間的問題,并加以解決,去幫助別人,這是祖父自己的能力,也是他人脈的基礎,更是他對社會的貢獻。
如果你沒有能力幫人,那么你就形成不了自己的人脈關系,也就無從開展工作。反過來說,如果你擁有了幫助別人的能力,那么你也擁有了自己的人際關系,你也就能順利開展工作。
從祖父處所學到的這些,已經滲入我的靈魂。
平常,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你幫了人家多少,我想,這會決定人家將幫你多少。
能幫你的人才是人脈。認識的人、打過照面的人,不管有多少,都形成不了你的人脈。
另外,在你遇到困難時對你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不一定就是你的好朋友,或者是和你合得來的人。在人與人的關系中,我認為,有超越個人喜好,只追求心靈感動的深層次的東西。
和你相識的所有的人都會和你有某種關系。可能是組織上的關系,也可能是你的好伙伴。總之,總有某種必然存在的理由。
我總覺得“緣分”這個詞說不清,它就像一根不可思議的線,將人們串聯起來。
說起來,我也很慚愧。其實,有很多人我也很不會和他們打交道,也有蔑視對方的時候,也有極其討厭對方的時候。
同樣,不喜歡我的,也大有人在吧。
對于自己覺得難打交道的人,我也并不想勉強自己去喜歡他們。但是,至少我盡量不去逃避。越是難打交道,我越是要盡我所能去和他們接觸,讓對方了解自己。
對于不得不打交道的對象,與其避而遠之,或者惡言相向,我認為,承認對方的存在、尊重對方的做法更好。
說不定,通過什么契機,你們能夠做到互相了解。
◆◆◆
你們最開始只不過是由于先入為主的觀念或者是誤解,把對方設想成了某種人。
我認為,在構建人際關系的時候,我們要有一個前提,就是要提醒自己,自己對對方了解得并不多。
我也是最近才有這種想法的。回想起來,應該是年幼的時候,祖父給了我極大的影響。
拋開自己的喜好厭惡,構建人際關系,我認為有以下兩點非常重要:
一是,要信任對方。
二是,不管發生了什么,要有一顆包容心。
只有相信對方、包容對方,才能構建關系。有人可能會將“相互容許”誤解為是“相互勾結”,但是,容許其實就是接納對方的一種形式。
人類都很弱小,不完美。大家都是在痛苦、煩惱的過程中求得生存。如果你總要去尋找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完美的,然后又徘徊猶豫到底選擇什么,到底舍棄什么,那么,你永遠也找不到正確答案。大家都是在這無邊無際的疑惑中,一點點學習。既然學習的主體是人,那么,我認為重視人才是尤為必要的。
相互理解對方都有不盡善盡美之處,那么,喜好厭惡之談也自然就微不足道了。對方與我方的分界線也會自然消失。
這樣,不管怎樣的人,我想你就都能夠接受了。
難打交道的人對你來說,是一個能教會你許多知識的人生老師。
如果這樣想,你會重視所有的人,也能學會去愛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