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每個人,每一天,都在做著自己的加減法,演繹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職業有著不同樣的專業、特色的加減法。人生中必須要有加有減,當加就加,當減就減,應該適度和節制。適當的加減才是營造多彩生活的有效途徑。
做好人生的“減法”,就要懂得舍棄、敢于放棄,勇于拋棄。舍棄那些可有可無的,放棄那些于事無補的,拋棄那些有害無益的,如同園藝師修剪掉那些多余的枝條藤蔓,或雕塑家剔除掉那些疵點贅塊。如此,人生之舟才能快捷、平穩地抵達理想的彼岸,盡覽生活的美景,領略人生的醇釀。
減法生活,讓快樂加倍
美國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告誡企業家們在審查自己每周的工作計劃時,要學會做點“減法”:盡量減去那些“可辦可不辦”的事務。人的生命和精力畢竟是有限的,所以應該拋棄那些脫離實際的空想,遠離虛名、物欲的誘惑。可惜,很多人并不懂得這個道理。人的生命有限,欲望無限,既然有所為,就必然要有所不為。
其實,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初涉人世時,由于所知無多,也就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攬在自己懷里,給世界以增加,無休止地增殖,空間在擁塞,整天人累得氣喘吁吁。
幾度秋風秋雨,樹老了,人乏了。回憶起那擁擠淤塞的日子,寒秋凄清的某一日,在頓然了悟中想到應該與擁擠淤塞的日子了斷了。現在,要做的便是擷拾最重要的事物,將普通的和一般的忽略不計。開始做減法,給世界以減少,多做拒絕,讓一種涵虛清空的意念將自己籠罩。
有一位躊躇滿志的老板,從事鋁合金經營,幾年內大賺一把,不僅買了車還建了別墅。他的私營鋁合金廠每年純賺上百萬元,但他對員工卻很小氣,對自己更是節儉。為了省錢,他去南方購原料來回都坐火車,吃的是方便面,住的是小旅館。一次押貨回來,路上翻了車,他負重傷住進了醫院,兩條腿總算保住了。經歷了這場劫難后,他前后判若兩人。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出差,他都盡可能地照顧好自己,然后才是業務。對待員工的態度也一改往日的兇橫,開始以溫和謙恭的面孔出現。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