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目前,朋友圈應該是最火的個人動態自留地之一。
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于在這里發布近況和各種情緒。
朋友圈對不同的人來說,有不同的用途。有的人把這里當作記事本,記錄自己生活的點滴。
有的人把這里當作廣告位,不間斷地進行產品宣傳。有的人把這里當做業余好去處,閑暇之際進行讀書分享。
而前段時間,我認識的一個小朋友佳陽,把她的朋友圈當做了第二戰場。她因為工作和一位同事上發生了一些爭執。
兩個人從最初關于工作的爭吵,發展到對彼此的人身攻擊。
最后,在領導的呵斥和同事的勸阻下,一場面對面的戰爭,終于偃旗息鼓。
事后,佳陽覺得“意猶未盡”,回想自己剛才的表現,有諸多不滿意的地方。她內心的氣還沒消盡,于是在自己的朋友圈再度開戰,一頓大罵,好一通發泄。情緒激烈,措辭難聽。
隨后,她還補充了一條朋友圈,是大家給她留言的截圖。
留言一邊倒,多是對她的支持和安撫。類似“不與傻瓜論長短”的安慰,占據了半壁江山。
畢竟,她的朋友圈都是她的熟人,大家只是站在朋友的角度,給予她友情支持。
當然,也有人勸她,讓她刪除朋友圈,善意提醒到“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但她態度堅決地回復:“我就不刪,我也沒有屏蔽任何人,就是要讓她看到。”
據她說,與她爭執的同事,自始至終沒出聲。她帶著勝利者般的炫耀。然而,若真如此,情商上,對方卻略勝她一籌。
不管事實真相如何,爭吵贏了的那一方,往往都是最后的輸家。
02
即使沒有爭吵,即使都是歲月靜好,朋友圈也會在不經意間暴露一個人的情商。
最近,我的朋友森就深受朋友圈歲月靜好式的“低情商”所害。
某天,森的朋友A晚上要搬家,東西不多,請搬家公司嫌浪費又不放心。所以,當天下午,A問他晚上是不是有空,連人帶車征用。
當晚,他正巧和一群朋友約好去酒吧談事情。這是幾天前就約好了的。所以,他十分歉意地拒絕了A,說晚上有事情脫不開身。
第二天,朋友A甩了一張截圖給他,一言未發。
他一看截圖,真覺得百口莫辯。這是朋友小安的朋友圈截圖。前一天晚上,森約的朋友里面有小安。所以,當時小安也在酒吧。
小安是森和A共同的微信好友。九張照片,配合幾句文字。只看文字,讓人覺得暖意融融:“春風十里,不如有你在身旁。朋友一生一起走!”
森急忙轉到小安的朋友圈,打開那條動態。下面的配圖里面,當晚的每一個人都露了臉,自己當時正舉著酒瓶和別人拼酒,笑得像個傻X。
照片是在他完全不知情下“偷拍”的。即使沒有A搬家這個插曲,單看照片,森的介懷也是無可厚非的。
他在給朋友A的微信里,刪了又寫,寫了又刪,終于沒做任何回復。過了很久,A再次發來了一條信息,緩和了他內心的別扭:“我想說,你這張照片笑得真丑啊。”兩個人在微信里一頓打哈哈,這事兒算是過去了。
森講這件事時,嘆了一口氣說:“A的心里未嘗不是在意了。不然,也不會專門截圖發過來。”
安這一小小的舉動,暴露了他很少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的弱點。
他不關心別人是否愿意被他曝光,也不關心是否會給別人帶來不便,以及內心會有怎樣的不適感。
你的朋友圈固然你做主,你愛發什么你說了算,自然與別人無關。但是,“你說了算”,這僅限于你對自己說了算。
未經別人允許,在朋友圈曝光別人的行蹤和照片,情商高低,可窺一斑。
03
還有一些人,他們的朋友圈,簡直是在給自己挖坑,一鍬一鏟都是在自我出賣。
我一個做HR的朋友說,她曾經因為朋友圈,放棄錄用一個應屆畢業生。
那個應屆畢業生在整個招聘過程中,筆試和面試都表現得十分優秀,言行舉止大方得體。朋友十分看好他,在內心已暗暗將他納入錄用名單。如果不是因為一個小意外,他們現在應該已經是同事了。
第二輪面試結束之后,小伙子為了方便溝通,請求添加朋友微信。朋友爽快地加了對方微信。
互加微信之后,她隨手翻閱了一下對方的朋友圈,頓時改變了錄用心意。這個小伙子的朋友圈里,充斥著滿滿的戾氣和負能量。
比如,他們和兄弟學院踢球輸了,他的朋友圈寫著這樣一條心情:“我X,居然會輸給那群傻X!”
他似乎每隔幾天心情就會低落一次,類似的心情經常可見:“這鬼天氣,讓人心情莫名低落。不上課了,去打游戲!”
他若心情不好,一天必定沉浸在消磨時光之中。別人若和他意見相左,一定是對方的錯。
朋友說,他的朋友圈讓她倒吸了一口冷氣。
他居然是情商如此低的人,人生的每一步都需要人捧,需要人哄。
他若情緒不穩定,必會影響工作效率。公司不是幼兒園,沒辦法照顧到每個人的情緒,讓每個人遂心順意。所以,她果斷放棄錄用那個男生。
當然,這并不是說,朋友圈充滿陽光和正能量,他就一定是個高情商的人。但是,如果一個人,在朋友圈都不懂得克制和收斂自己的負能量,不能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那么這個人在現實中必定會輸給低情商。
正如“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所說:“智商高的人也許事業無成,情商高的人卻一定能表現非凡。”
刪除朋友圈并不是提高情商的辦法,這只不過是掩耳盜鈴而已。
要做一個真正高情商的人,就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學會換位思考和尊重別人。
這是一個不斷提升自我的過程,是一場漫長的自我修煉。然而,不管怎樣,千萬不要讓你的朋友圈,暴露了你的低情商。你永遠不會知道,這會給你價值百萬的形象,帶來怎樣的不良后果。
-END-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