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對于我們來說,都很重要,那么當面臨選擇的時候,我們又應該做些什么呢,我們是要繼續待在舒適圈里,還是選擇去挑戰自己呢,接下來就請大家隨小編一起來看這篇文章吧。
每次看到或者聽到“未來”“成長”“人生”這樣的字眼,我的腦海中就會出現兩種畫面:一種是小院、暖陽、家庭;一種是西裝、高跟鞋、職場。這兩種畫面反復在我的腦海中切換,來來回回,我不知道該去向何方。
前兩天在網絡上看到一篇文章,說29歲的發小猝死,還有一篇文章中提到,身邊同事接連猝死,人們對這類事情習以為常。每當看到這樣的事件,會從心底里為他們可惜,同時告誡自己,舒適的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剛走上工作崗位時,看到身邊的同事在上班期間家長里短地聊天,抱怨領導,抱怨工作,負能量爆棚,一輩子到頭還在自己的小崗位上爬著。我為他們可惜,同時告誡自己,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一輩子在一個小單位,日復一日地重復著每天的日子,我不要!我要拼搏,我要奮斗,要讓我的人生與眾不同!對!與眾不同!
年輕時的我們,總是認為世界很大,我們能力很強,振臂一呼,我們可以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到達任何可以到達的高度。所以,我們天不怕,地不怕奮力往前沖。我喜歡這股沖勁,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永遠無所羈絆,永遠乘風破浪。
可,現實終歸時現實,沖的次數多了,你總會發覺自己的力不從心。你會停下來思考,這樣地一味往前沖是否值得,我們是否也應該找個安穩的舒適區,停下來感受時光,品味生活?
誰說一定要逃離舒適區才是向上的選擇,誰說成功一定要讓自己很狼狽!
我們也可以在舒適區一邊享受一邊追求人生的價值,找到心靈的歸宿。
2015年10月是我研究生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日子,工作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沒錯,我不甘心這樣的工作,盡管這是我過五關斬六將考來的工作,但是我不滿足于現狀,我的內心在向往著更大的舞臺,于是我邊工作邊尋找其它的機會。在工作中,我不甘落后,盡管是新人,但多次被學校派出去比賽,每次也會不負期望,拿各種獎回來。很快,學校讓我擔任年級組長。我還參加干部選拔考試,成為最年輕的儲備干部。這一切在我工作兩年內完成了我覺得一切太順利了,認為自己不應該埋沒在一個小學里,盡管當時的我已經對“兒童閱讀”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但是一顆躁動的心已經蠢蠢欲動,我又報考了省上的考試,進入了當地最好的一所中學,成為了一名中學老師。
在作出選擇的那個暑假,我的內心經歷了巨大的掙扎。留下來,沿著我的兒童閱讀之路繼續走下去,還是走出去成為一名優質中學的老師?現在回過頭看,覺得當時只是一個選擇小學or中學的問題,但對當時的我來說,這是第一個我人生中面臨的重大抉擇。
人生的路很長,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地選擇。經歷了選擇的我,似乎成長了,我不再去糾結到底哪個選擇是更好的。喜歡安穩舒適也好,喜歡富于挑戰的環境也好,只要是慎重考慮后作出的選擇都是值得的。因為每一個選擇都是一條人生路,我們只需要勇敢邁開步子走下去,就像弗洛斯特在《未選擇的路》中所說:
也許多少年后在某個地方,
我將輕聲嘆息將往事回顧:
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對于選擇,我們沒有后悔,只是多年后的一聲嘆息。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