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是那些所謂社會學專家把女人這么如花的年齡稱作“剩女”的年齡大限,理由居然僅僅是因為你沒有在一個固定居所里和一個固定男人過上合法而固定的性生活。
32歲,他們也說是一個女人還可以穿短裙、膝蓋上的皮膚不往下掉的最后年齡,不過,經我健身教練證明純屬扯淡。
這五年,其實是我們大多數現代女人的隧道期,黑不見底,跌跌撞撞。進入這個隧道的時候,我們大多數人都已經各自背負著各自的角色。
你可能是個依然沒有找到另一半的“大齡剩女”,老媽一打電話,你們就開始吵,然后以其中一個開始哭而結束,一三五是你,二四六輪到你媽。星期天總算消停了想睡個回籠覺,老板喊你去加班。
或者你是個剛剛從云端落到廚房的新晉少婦,搞了半天才發現,山藥和淮山原來真的不一樣喔。
又或者你是個新手媽媽,頂著一頭亂發,問自己是怎么就把日子過成了每天一邊吃飯、一邊對著一塊尿不濕研究毛毛蟲今天拉什么顏色的屎。
現階段我國女性不開心常見姿態——
已婚女人孤獨萬歲,
單身女子失戀無罪,
好像怎么活著都不對。
我們都以為是因為背負的這個身份,才導致的黑暗的降臨。
單身的人以為,這一切肯定都是單身的錯。
已婚的女人覺得,這一切肯定都是我放棄單身的錯。
不開心的時候,我們都以為是自己沒有選另外那條路,才活成現在這個鬼樣。
我們在這個黑不見底的隧道里混著,不知道路的那頭是什么。有人問,這樣什么時候是個頭啊,誰也沒有回答,因為,誰也不知道要如何回答。我們誰也不知道,要走到哪里去。
我們就這樣一天天等著。戀愛又分手,微笑又哭泣,結婚離婚生子辭職跳槽再旅行。網絡神人那么多,可誰都沒給我們最想要的那個答案。后來總算有人點起一堆篝火,我們管那個叫雞湯。喝著,雖不能飽腹,但總不至于挨餓,偶爾暖暖身,烤烤被眼淚打濕的衣服。
更有意思的是,自從有了這點光,有的女人開始洗臉化妝;有的女人開始在這點微弱的光下讀書;有的女人開始在這點光下冥想,當然也有人哭泣,有人不屑一顧。
30歲就這么來了。
一夜之間怎么好像又不太急了,嫁不嫁,生不生,升不升,不怕了,想通了。
然后,平平靜靜31歲。
然后,從從容容32歲。
32歲,我們居然開始漸漸忘掉年齡,那些刺一根一根掉了,周身渾圓,居然從這個黑漆漆的胡同里滾出來了。
看到的彼此,已經完全不是進入隧道時的模樣。
有的單身女郎更美麗了,有的卻已經被丟在了黑暗里不知所終;
那些保留了信仰的家庭主婦光彩照人,也有的,已經完全面目全非。
有的新媽媽在最痛苦的日子里選擇離異,有的甚至已經把孩子丟棄;
有的,小寵物毛毛蟲養大成了蝴蝶,戰斗能級驟升,還會幫你打怪。
我們這才發現,身份根本不是決定我們現在模樣的終極因素。
這個時代,過得好不好,和有沒有嫁掉,或者有沒有丈夫、有沒有孩子,真的已經沒有什么太大關系。
原來,所謂天后,根本是那些任何時候都沒有放棄認真生活的女人;
是那些在黑夜里也記得把臉洗干凈,靜靜唱著歌的女人;
是那些在黑暗里,就著后悔洗臉和讀書的女人;
是那些允許自己哭,哭完了卻依然前行的人。
好像從滿了30歲那一年開始,我們都不再糾結了。我們從這一天起,告別那個瑟瑟發抖的少女,告別那個害怕老去的自己。
原來女人的悲歡都是階段。一個站有一站的糾結,過了站,一切消散。
下一站——新娘或者天后,有什么關系。
從30歲起,女人活著就得有另外一個宇宙法則,那是在新天地里活得自在的通行證。年滿30后,你選擇漸漸成為一個老去的庸婦,還是嶄新的女神?那得看你是否能找到了這個宇宙法則,并且自成一派。
那些糾結擰巴的人,都是不肯放棄那些少女的固執;那些認為青春逝去,就應該從此認命的固執,不去認同別人換了個發型、換了個臉、換了個姿態、換了一顆心和你活得不一樣的固執。
單身或結婚,不過是我們選擇各自老去的方式不一樣。
我去做我的新娘,你去做你的天后。
再回頭想起隧道里的那段日子,我們相視一笑,用一杯咖啡、偶爾的一次下午茶彼此表達。那一刻,前塵往事盡散。
就此花開,各自安好。
我家老閨蜜說:最好的年齡才剛剛開始。
可我想說:就看你敢不敢從頭開始。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