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覺得自己個性內向的少女時代,曾經不止一次在日記本里寫下:我想要做一個開朗外向的人,嗯,我要努力。
但實際上,日記本里寫了再多遍,也無補于事,遇到人還是不好意思打招呼,跟同學交往的大多數時候還是覺得別扭,有些想法放在心里不肯說,卻又有點怨氣覺得別人不懂自己。像是一個悶罐子,裝得越來越多,時間久了,就覺得氣壓很高,壓力很大。
所幸我有寫字的習慣,寫日記,那是我的靈丹妙藥;到后來可以把那些惆悵的情緒,蛛絲馬跡的煩惱都放到故事里,寫到小說里,有個出口,人就輕松了。
我知道大部分內向的人,并沒有這么幸運。
一則是他們找不到出口,二則很多人感受不到周圍人的善意,甚至覺得自己被孤立,這會導致他們越來越內向,給自己做一個繭,包裹在里面。
內心強大的,固然沒關系。
最怕的是,內心脆弱,卻又割裂與世界的溝通,與周圍人的相處,久而久之,變得更加偏執,敏感,郁郁寡歡,可憐又可悲。
她天生靦腆,性格偏內向,但是天資尚可,人長得也挺好看,內向也就罷了,不知為什么,竟然日漸自卑起來。
上學的時候,最多就是形單影只,但只要成績好,就不會怎樣;
工作后更覺煎熬,工作有疏漏,認為是內向造成的;同事關系平淡,她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善表達;領導對她的印象平平,理所當然地歸結為“我內向唄”。
到后來,戀愛談了幾次,卻總是半路夭折,分手一次失望一次,于是把希望寄托再下一次,年過三十之后,近乎絕望地表示:我這輩子大概都不會遇到合適的人了。
為什么呢?
“我這么內向,根本沒辦法呀。”
我竟無言以對。
明明是,性格之外的問題,她總是視而不見——工作有疏漏,是不夠認真不夠細致,跟性格沒關系,很多內向的人反而是職場高手;她見人從來不打招呼,冷著一張臉,連眼神都是冷冰冰的,不要說同事,認識很久的朋友都無法適應;戀愛一旦遇到點問題,就縮回到自己的“殼”里,先把自己保護起來,不去溝通,也不去解決問題,除了哭就是躲,還怎么繼續?
內向并不是不好的性格,它只是性格的一種類型,還代表著細膩,善于思考,喜歡動心思。適合內向的人做得工作也不少,因為很多內向的人反而沉靜,專注,愛鉆研。
內向不算是差勁的性格,很多人卻拿它來做借口而已。
那天看書,其中提到說,要多多微笑。
微笑的這種力量,能夠讓發出微笑的人內心更加篤定,也能夠讓接受到微笑的人感受到善意。
內向的人,若是想要改變的話,難道第一步不正是向這個世界多多微笑,讓別人感受到你的善意溫柔,而不是無知無感甚至冷若冰霜嗎?
幾乎沒有人會對一個微笑的人報以冷漠,你的朋友會因為你的笑意而感受到溫柔,同事會因為這個微笑而感受到體諒,哪怕是陌生人,也會因為迎面而來的微笑,擁有一天的好心情……這難道不是一種神奇的能量嗎,它甚至可能會改變你“因為內向而悲慘”的境地。
抬起頭,微微笑,向著世界向著周圍向著自己說“嗨,你好”,哪怕是無聲的問候,你都會感受到一種溫暖的力量,迎面而來。
就像是,從昨夜到今天,收到二百多條你們的留言,我會想象著,每一個給我留言的人都在微笑著打字,向我表達著自己的善意與愛。
這跟內向沒關系。只跟心態有關系。
你對世界微笑,世界自然會對你微笑。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