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說的就是你:80后的中年人。
中年的一個標志,就是對世界裝作毫不在意,卻又會輕易傷感。
比如,最近這條瘋傳的微博,又引發(fā)了80后群體濃烈的憂傷情緒。
是的,你在微信聊天中還自稱寶寶,但和你同年代的人,最大的已經(jīng)37歲了。
你是北上廣深公司里的一個總監(jiān),是三線城市里的小頭目,你一坐下,小腹就有了贅肉;在這個季節(jié),你已經(jīng)提前穿上秋褲。不管你是否愿意,中年都已經(jīng)如約而至。
但作為一個80后,你可能還不知道中年意味著什么,不知道自己將會有多危險。
01
窮,是80后中年人永遠的槽點。
決定哭窮方式的,是你在2010年前,還是在2010年后買了房。
在2010年前買了房的80后,吐槽的,是掙錢趕不上燒錢的速度。孩子上好點的私立幼兒園與小學、父母親的養(yǎng)老費用;一年兩次的國內(nèi)外旅游,各種開銷就如流水。
就像網(wǎng)上那個帖子說的,身為高管的媽媽,月薪3萬,仍然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因為,她家五年級的女兒,暑期的開銷為35000塊。
那些沒能在低房價時,入手一套滿意房子的80后,他們還在為換房苦苦奮斗;他們最喜歡的購物方式,永遠是淘寶。每年的雙11,都是他們的嘉年華。他們在這一天囤積下來的衛(wèi)生紙,可以用到2018年。
曾經(jīng),你夢想成為首富,現(xiàn)在,你可能還在苦苦攢著首付。
02
你有一種恐慌:被90后干掉
“35歲現(xiàn)象”,永遠是火爆的職場話題,許多大公司,都不再歡迎35歲以上的普通員工。
其實,不要等到35歲,80后的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通過招聘網(wǎng)站,已經(jīng)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
我曾在一家知名的都市報工作,但整個編輯中心,幾乎沒有了80后的普通員工,那些后面進來的小年輕們,不僅年齡一個比一個小,而且都畢業(yè)于知名院校。
不用說那些新興的自媒體公司了,許多大咖,甚至大學都還沒畢業(yè)。
兩三年前,身為80后,你還在批評90后,說他們“腦殘”“性格冰冷”“過于開放”,說他們注定是要垮掉的一代人。
但現(xiàn)在,90后即將全面接管職場,你即將被逼到墻角,成為被職場拋棄的一群人。你隨時有一種恐慌,自己將被90后干掉,在五年后失業(yè)。
03
你兼顧事業(yè)和生活,誰來兼顧你?
今年,朋友圈有篇刷屏的文章,叫《最雞血的謊言:你可以兼顧事業(yè)和家庭》。
一個80后,最懷念和愜意的時間,一定是參加工作那會,又或者是結(jié)婚以前。
那個時候,你一周可以看兩場電影,可以和朋友吃三次流油的燒烤。你能夠在朋友圈里裝酷,也能在辦公室里拼命。
結(jié)婚五年后,你和妻子去電影院看大片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上次同事間的聚餐,差不多是半年前。周末的時候,你必須趕往公司加班,不能去看岳麓山上火紅的楓葉。
就是那些全職的80后太太,也沒有想象的那么幸福。全國婚姻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全職太太已成為“最危險的職業(yè)”,離婚率居高不下,80后,正成為離婚率最高的群體。
你在努力兼顧著事業(yè)和生活,卻沒有人來兼顧你。
04
你的身體,廢柴了。
用一個字,來描述不少80后的身體,那就是“虛”。
你習慣熬夜,在晚上12點前放不下手機,內(nèi)分泌被打亂;你在電腦前一坐整天,小肚上的肥肉,不受控制的生長,肩椎和腰椎慢慢勞損。
你吃著地溝油炒出來的外賣,飲食極其不合理。年紀輕輕,你就三高。單位的體檢報告上,每年都顯示你有脂肪肝。
你晚上熬不起夜了,你早上睡不著了。以前,你聊著聊著就睡著了。現(xiàn)在,你想著想著就失眠了。
曾經(jīng),你可以一個通宵接通宵的看世界杯。現(xiàn)在,你終于知道了什么叫轉(zhuǎn)氨醇過高,知道了多喝檸檬水,可以促進腸胃消化。
曾經(jīng),你不看任何健康類的新聞;現(xiàn)在,一個猝死的年輕人,會讓你寫上200個字的朋友圈。
你只有30歲,但你已經(jīng)不再健康了。你,廢柴了。
05
不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你已經(jīng)30歲了,而是你三十仍然未立:你生于80年代,卻窮于10年代,還可能敗于90后。
那么,到底怎樣才能改變現(xiàn)狀?我有四個提議。
第一個是,讓身體首先在路上。
你能走得多遠,身體很重要。所以,請保持日常鍛煉,請保持定期體檢。
第二個是,做一個斜杠青年。
讓自己具有多重身份和職業(yè)能力。這樣,你才不會被90后拍死在沙灘上。
第三個是,不要永遠呆在一個地方。
就算是80后,也應該多跳幾次槽。只有更大的世界,才能拓寬你的視野與格局。
最后,請相信自己。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強大了,才能不被生活踐踏。
那些一直生活在自我舒適區(qū)里的80后,注定要被淘汰,只會越活越難。
那些愿意成長的80后,才能活出熱氣騰騰的模樣。
畢竟,每個時代都在犒勞不斷改變的人。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