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很優秀,年紀輕輕便靠自己的雙手打下一片天;有些人看起來一無所有,但具備變優秀的能力。這兩種人的共同點,是對某些事物的清醒認識。
每月工資只有3000元,證明你還沒弄明白這5件事
1
年齡≠閱歷
很多人的狀態就是一個字:熬。
熬工作,熬日子。總以為熬多幾年,能力會變強,閱歷會增長。殊不知,熬著熬著,一生也就過去了。
林鋒小孩今年考上了重點大學,林鋒卻說:“別讀了,以后出來還不是一樣要打工。”
林鋒覺得,自己也沒讀多少書,一樣活得好好的,干嘛要花那些冤枉錢。
他看不到社會的發展,不明白知識的重要,只能用“我吃過的鹽都比你吃過的飯多”那一套來禁錮孩子。
其實這是非常幼稚的,因為年齡根本就不能代表閱歷。
一輩子不長,不去經歷,跟不上社會,改變的就只有年齡;反之,年齡就只是個數字而已。
2
工資≠財務自由
但殘酷的社會真相是,除了少數的高薪群體,大多數上班族靠著每個月的死工資,根本無法實現財務自由。
身邊的前輩,多的是工作了一輩子,銀行卡里依舊沒有多少存款,五六十歲依然不敢怠慢工作的人。
依靠勞動換取工資收入的方式,工作一天才有一天的工資,不工作就沒有工資,是非常受限制的。而現在社會大部分人的收入來源都只有這一種,完全談不上財務自由。
所以,學會投資理財很重要。你越早完成前期的資本積累,就有越多的資本給你帶來被動的收入,也才能更早地接近財務自由。
3
朋友多≠人脈
有一個很有趣的社會現象是:富人盡管什么好處也不給,家門還是被那些愿意效勞的人踏破;而窮人就算踏破了別人的家門,也很難得到一個善意的幫助。
這就是個人價值差異所產生的不同結果。在社會階層越來越固化的今天,我們唯有成為那個“富人”,才有可能建立真正屬于自己的有效的人脈。
當然這里的“富”不僅僅是指財富方面,也可以是資源、權力、名氣、才華、技能、美貌、性格魅力甚至是有趣程度。
只要你讓別人有“利”可圖,便能把人脈關系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
歸根結底,還是要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價值,靠自己的個人價值吸引過來的人脈才是真正的人脈。
4
身體最重要
我特別佩服現在的一些年輕人,熬夜成癮,無所顧忌,不知透支身體潛藏的代價會有多嚴重。
李明剛開公司那會,拼了命的工作,白天見客戶,晚上加班加點趕方案,甚至生病了也舍不得休息,一心想著讓公司早點步入正軌。
家人同事都勸他別那么拼,身體要緊。他不聽,每次都說等這件事忙完先。但事情一件接一件,根本就忙不完。
公司第二年秋天銷售額破億,大家盯著電腦屏幕上的數據歡呼雀躍,李明卻突然暈倒了,醫院的檢查結果是身體每個臟器都出現了功能障礙……
真正理智的人,是舍不得透支自己身體的。因為很多事情急不來,而只有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才有可能擁有持續性旺盛的戰斗力,這才是長遠發展之策。
5
辛苦不一定有回報
有一位朋友,經常抱怨“上班累、事情多、工資低”,但又不愿意離職。
其實她不愿意離職的其中一個原因,自己也清楚地知道:沒有過硬的技能,即使換一家公司,結果也還是一樣。
我一直覺得清潔工很辛苦,無論春夏秋冬都是天還沒亮就起來清掃馬路,工資卻不及剛畢業的年輕人的一半。
但仔細想想,我們寒窗苦讀十余載,不就是為了憑自己所學過上更好的生活嗎?
其實工資高低與辛苦程度真的沒有直接關聯。說到底,大家都不容易,各自都有各自的辛苦,而辛苦不一定有回報。
所以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坦然面對得失。人生在有些事情上可以糊涂一些,但對于一些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拎得清。
看清楚想明白,踏實努力,才能一路披荊斬棘,才不會走了彎路。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