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正發來微信消息:“江徐,冒昧地問個問題,如果你今年25歲,想用接下來的五年時間主要做什么?我想參考一下,是不是能看明白一些東西。”
阿正,大學剛畢業,理科生,文藝心,大三那年由理轉文。從他分享的一些求職和工作的事情我知道,這是一個本色還沒被染、初心仍未變的男孩,樸素,絲毫不懂圓滑。
'我不想什么火熱就學什么、潮流需要什么就學什么,我想學能讓自己真正著迷的東西,做一個時代的落伍者。可能以后我的想法會改變,但現在我有資本——就是年輕。不利用就虧了。'之前他說過的這幾句,讓我對他,留下難得且與眾不同的好印象。
算是個契機,借由這個問題,我回顧起流逝的一段時光。
2.
25歲,師范畢業兩年,我在小城一家企業上班。每天騎單車,早出晚歸,上六休一,按部就班。
也不安,也不甘,一不小心就不耐煩。在這樣一種情緒波動下,依然在那里前前后后上了三年班——好像純粹為了生存,解決溫飽,在寫作理想上沒有很大進展。
如果我今年25歲,想用接下來的五年主要做些什么呢?
五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不論師范畢業之后從25到30歲的五年,還是從18到23歲的師范五年,只要我想,其實可以利用很多時間看很多書、多到現在足以胸有成竹地報名參加中國詩詞大會。
可惜我沒有,至于原因,我想,最主要的,在于做事缺乏系統性。一直以來,太隨性而為,看書太隨意,做事太隨性,由著自己興趣使然,東一榔頭西一釘耙,總是朝三暮四,閑書雖然也看了一些,到底太零散,未能形成一個相對完備的知識和思維體系。
如果真正無欲無求,以上倒也不成問題。身于塵俗,怎會沒有一點追求?在任何一個領域,想自我突破,獲得一些成就,必然需要系統性地學習。
系統,與自律、堅持有關。
自律是系統的良師益友,堅持是系統的硯席同窗。
如果回到25歲,我想我還是會(愿意)在那里上班,哪怕辛苦,哪怕跟同事合不來,至于用五年的時間來做什么,感謝阿正的'主要',我想到了一個詞:系統。
我將系統性地看書,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
用一年時間,系統地看古典詩詞類的書。
用一年時間,系統地看宗教哲學類的書。
用一年時間,系統地看心理學方面的書。
另外兩年,大概依然用于看以上書籍。
這是我告訴他的答案。
阿正理解了,這是一個如何平衡生存與理想的問題:
“就像最近很火的趙雷,那種為音樂、為理想而不顧好好生存的人,稀少又珍貴;有吃過苦頭而后開始兼顧生存與理想的人,占著很大一部分;也有為了生存,從開始的被迫到后來習慣了行尸走肉的人,占著大部分。
我沒能力去分辨誰是誰非,也不愿去比較,我喜歡這個形形色色的人湊成了一個豐富繁雜的世界,只想盡量過好自己的小日子,盡量能明白一些,我更偏向你的這種選擇,因為這也是一種智慧的結晶。
我開始有些貪心,什么都想做好,所以我想以你的角度得到啟發,三十歲時我想要一種什么狀態。我必須疏忽一些其它的偏好,將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那么一件重要的事情上……”
阿正的以上反饋,讓我想到另一個詞:專注。
世上的好書太多,世上的美景不少,有些人的心中懷有不同的夢,可是,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畢竟有限,始終在以有涯之生,求無涯之知,必須有所選擇和取舍。
不要跟風從眾,亦不必隨波逐流,選擇真正令自己著迷的事,十年磨一劍、十年種一樹、百年移一山那樣,投身于此,專注于此。
關于專注,關于做事,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在《心靈自由之路》一書上寫有這樣兩段話:
”專注是一切能量的精髓所在。專注,意味著將一個人的心智、心腸、心理的能量專注于一個習慣;用這種能量面對那個習慣,知覺那個習慣。
如果你只是任意做一些你喜歡的事,那并不是你真正愛做的事。發現你真正愛做的事,需要很深的專注力以及洞察力。不要從謀生的角度來開始做一件事,如果你發現了自己愛做的事,你自然就會得到謀生的工具。”
我們好像總是把生存和生活分開來說,甚至視作對立的兩件事。'我不要生存,我要生活',王爾德的這句話,就是這種對立思想的代表。
可是,如何去發現自己愛做的事?
一旦找到真愛的事,又如何使其成為謀生工具的同時依然被愛?
真相,或許需要你我身體力行去探尋和驗證。
3.
當我回想起25歲,想起那些精力最旺盛、笑容也最燦爛,似乎連春日光線都呈翠綠色的那些時光,甜甜的,也有淡淡的憂傷。之前從網上看到的一句話,此刻從心里再次浮上來: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前一句讓人感到遺憾,后一句帶來安慰。一緊一松,先打后揉。
我站在此時此刻,回望來時路,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錯過了一年又一年最佳的種樹時間。所謂的錯過,有些是沒有意識到要做什么,有些意識到,但是半途而廢。換言之,缺乏系統,不夠專注。
遺憾已經存在,幸而還有當下。當下,是十年之前的高瞻遠矚才可遇見的那一刻,也是十年以后用以回望的過去時。
生活本身是長滿可能的一棵樹,如果不去種,也就是浮華泡影,十年之后只能望著人家大樹底下乘他們的涼,望著人家的顆顆青梅止自己的渴。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望梅止渴,不如退而種樹。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挖一口井最好的時間是一天前,其次是當下。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