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跟掙錢其實一個邏輯,追求的不是簡單的吃飽穿暖,而是在有限資源下尋求最高性價比的搭配,謀得最好的收益。
一
先說近期自己干的一件蠢事。
2個月前,我一臺索尼的超級本的A鍵盤打飛,變成了殘廢,我一直放在沒管。起初覺得不是大事,家里還有一臺備用筆記本,先用舊的就好。結果用了一周后發現舊筆記本實在是跑起來很吃力,跟“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似的,艱難而痛苦。
于是只能背著壞電腦滿市中心找維修點。倒霉的是,單位附近的維修點只修蘋果電腦,而索尼的維修點我又聯系不上。焦慮導致工作效率低,備胎電腦的破罐子破摔的姿態更加惡化我的寫作心情。
后來朋友幫我聯系上常州的索尼維修點,送過去等了三天的反饋是缺失的零件沒有貨,需要調貨,時間是一周或更長,費用是1000元左右。
近乎一個月的時間里,因為電腦的事情,我在維修點之間來回奔波了6次,每一次的耗時都是2個小時左右,此外原本計劃的幾個文案項目一再延遲。此外,為了保證公眾號文章一周四更的頻率,好幾天我都是下班后留在單位寫完稿子才回家。
這時我才明白自己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去折騰修電腦的事情,最明智的做法是馬上去買一個新電腦,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
早年我開導失戀的朋友時說,“不要因為作廢的感情而絆住自己前進的步伐”,而今我自己卻干了“因為作廢的電子產品而絆住幾個月正常工作”的蠢事。
電腦維修這事情給我最大的啟發是:花錢消費不僅僅要考慮到錢本身,還有它背后的隱性成本。
二
小長假我跟朋友吃飯聊到這事情,她講了自己讀書時候的一件事。
她本科學的是英語專業,學習備考過程中常常要用到陸谷孫老師編的《英漢大字典》,這本字典的體量和重點極其巨大,隨身攜帶是不可能的。當時窮鬼的她在200多元紙質版的《英漢大字典》和2000多元卡西歐電子詞典之間糾結了很久后,咬牙買了2000多元的卡西歐電子詞典,之后做了一學期的家教才把這筆支出補了回來。
她說,這10年時光,2000元的電子詞典給她帶來了至少20萬的盈利。詞典伴隨她考專八,考口譯,伴隨著她接口譯活,接企業培訓,更伴隨著她完成了好幾本外文書的翻譯。而今,她每接一筆翻譯的小CASE,報價都是1萬起,還要等排期。
這就是朋友親歷的故事,并不是說一個2000元的卡西歐電子詞典就能夠演變出20萬元,而是這場消費為未來的自己帶來了很大的隱形收益。
當然,如果只是跟風買了一個炫酷的電子詞典用來裝逼,最后成了擺設,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三
我們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注定要花花花,買買買。
但怎么花怎么買是有講究的,不然一不留神消費就變成了浪費。
1、不要因為價格便宜就決定消費,往往這些東西買了也不會用。
買一雙便宜的鞋子,穿了一次發現既不跟腳又特別容易摩出水泡;買一條牛仔褲穿了一天,發現內褲都被染成了藍色。然后這些單品統統丟到角落里。
淘寶上有很多9.9元包郵的衣服鞋子,大家沖著“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念頭紛紛下單,拿到貨之后很少有人是反復穿超過3次的。
凡是買的時候不知道用途的東西,拿到手也多半不會用。
2、一分價錢一分貨,在經濟可以承受的范圍下,盡可能去買貴的。
不要過于相信便宜也會有好貨的說法,大家可以對比下自己在淘寶上的購物,便宜且好貨的商品占比有多少,為了挑選到這些“性價比高”的商品,你們付出了多少錯買的代價。
怎么看性價比。同樣的跑步鞋,高仿幾十元,雜牌一兩百,阿迪耐克安德瑪TIGER等等性能高一點的鞋子需要七八百甚至上千,但對于一個運動頻率很高,對身體健康特別重視的人而言,好的跑步鞋就是性價比高的產品,能帶來不一樣的跑步快感,還能有效的保護膝蓋。
但如果一個人買跑步鞋只是為了一次街拍,或者僅僅是體驗一次跑步的感覺,那么我個人建議雜牌子都不要買,直接跟閨蜜借一雙洗的干凈的品牌鞋,用完了洗干凈再還給人家,豈不更好。
3、時間也是錢,有時候比金錢本身更加值錢。
如果逛街購物可以帶來超越一切的快感,如果逛街購物可以幫助你掙一大筆銀子的花,那么盡管拿著你的時間去SHOPPING。但除此之外,一個人如果可以把逛街所謀殺的那些時間拿來做點正經事,恐怕生活早就變得大不相同。
我曾經跟頻繁淘寶的表妹說過,“如果你是通過刷各種淘寶便宜貨來培養自己的穿著打扮品味的話,那么你一輩子都只能穿著淘寶爆款;如果你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淘寶上找高仿的話,那么你一輩子可能只能買得起淘寶的高仿。”
還有,不要過渡崇拜那些“時尚達人”,覺得她們人生不就是逛逛街街拍拍照片,為什么你不可以。人家SHOPPING的時候PO張照片就可以有錢入賬,當然起了勁去逛街走時尚啊,但你們的逛街SHOPPING只能給商家送錢。
4、“一步到位”有時候是“等著浪費”
我裝修房子那會,我媽就覺得有幾個房間就應該裝幾臺電視機。結果我家的兩個臥室的電視機屬于長年累月關閉狀態,客廳的電視機只是拿來看看高清電影,其他時候也處在閑置狀態。
所謂的一步到位,最近看看都是浪費。
5、發紅包的時候留心計算下成本。
我認識一人,號稱自己有上萬的朋友,過年過節發出去的紅包就近10萬,但每年能收回來了紅包不過2-3萬。
有朋友可能會說紅包交際本身就不是看收益的,可是每一個紅包群中有多少真正有幫助的人際關系在呢,有多少在未來會幫助你辦事的呢。
換個角度想,每次幾元錢的紅包就是博得大家哈哈一笑,但真的遇到大事難事了,該愿意幫忙的人不要紅包也會幫忙,不想幫忙的人也不會為了這幾元的紅包就改變態度伸手相助。
如果真的要搞好圈子關系,拿著這10萬元好好1對1做人情往來,效率豈不是遠遠高過這些毫無目的的紅包炸彈?
6、這條是針對女生的,買面膜是一種持續的消費,沖動下嘗鮮改變不了皮膚的質地。
《歡樂頌》里樊勝美用的紀梵希黑藻蕾絲面膜400元一片,估計很多妹子都蠢蠢欲動。可是高檔的面膜效果再驚人,不持續的敷,好皮膚也維持不了多久。
不說紀梵希這款面膜,就說平日里大家口碑好的SK2的面膜,很多人都說結婚前密集敷上一周,皮膚猶如新生。但問題是,瞬間新生了之后的日日夜夜該怎么湊合?
面膜跟精華液的效果一樣,不可能起到立竿見影換臉的效果,它們只能逐步改善皮膚的質地,減緩皮膚衰老的速度而已。更重要的是,它們必須持續使用,不能有錢了就用兩次,沒錢了就用大寶,皮膚能好就見鬼了。
所以,沒有持續消費高檔面膜的朋友,還不如把錢省下來做好基礎潔面和保養,多吃水果,多喝水,多運動出汗排出毛孔中的灰塵,出門做好防曬。
四
上面的消費都是在浪費金錢,但我們生活中也有一些消費在給我們送錢,只要大家換個思維角度就會發現。
1、拿了工資給商家送錢,為什么不考慮先給自己送錢。
我們會把工資的一部分送給各種商家,我們也可以把錢送給銀行,送給基金公司,送個微信理財通或者支付寶,送給股市,送給P2P。就把這些理財的機構當成商家,把他們提供的分紅、利息、福袋、加息券等等增值服務當成商品,而且只要風險控制得好,我們還拿得回本金。
2、職場花錢考證也有很高的性價比。
為什么銀行里很多人都在考考考,會計事務所里年輕人都要考考考,因為跟工資掛鉤啊,注冊會計師證書收到,工資就能跳上一級。
不過非行業的人去折騰這些考證,我個人認為比較扯淡。準備一場考試需要耗費很多的時間精力,如果這些時間精力最終不能對職場長遠發展帶來更好收益的影響,那就不值得去做。
3、還有一種消費是當前花錢進去,未來才能看到投資收益。
經濟低谷的時候買入資產(包括房地產、貴金屬、股票基金等等),在很長一段時間這筆消費可能是虧損的,持續購買持續虧損。但實際上,浮虧只是經濟下行的表象,當經濟走出低谷,這些資產的價值會被放大,并且帶來持續的盈利。
非典時期買房子的人,金融危機時期買股票的人,這些年應該嘗到了這筆消費所帶來的紅利的吧。
此外還有很多的消費也會對未來的高質量生活帶來幫助。比如消費運動保持健康、比如消費技能提升職場,再比如培養興趣擅長發展一技之長等等。
五
當我們掏出一筆錢的時候,問問自己:
1、這筆買賣是剛需還是沖動,是有必要還是可有可無;
2、這筆買賣能帶來多長久的愉悅感和幸福感;
3、如果不買,會不會對當下的生活產生不可逆的負面影響,會不會后悔一生;如果買了,會不會在未來給自己帶來長久的收益和福利;
很多朋友都抱怨自己讀過很多理財的帖子,看過很多理財的經典書,但依然覺得自己管不好錢,賺不了錢。原因在于大家學了太多的理財“小技巧”卻并沒有找到金錢的“大智慧”。
理財是龐大的課程,絕對不是單純的學點財務知識,會看報表,懂得股票基金的投資之道,偶爾玩玩P2P還能全身而退。這些都是技能,是“術”的東西。但世界是復雜,人生是綜合的,不能只懂玩金錢的“術”,卻不了解金錢存在的“道”,后者才有大智慧。
管理財富需要三種技能:第一會掙錢,第二會花錢的,第三會管理錢。當這三種都融會貫通的時候,大家會發現,管理財富最終就是幫助大家管理好了人生,管理好了家庭關系,管理好了職場發展。
一通俱通,一榮俱榮。
—THE END—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