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一篇隨筆《生活的簍子》,很受啟發(fā):一個生活沉重的人去見智者,智者給他個簍子背在肩上,要他走一步撿塊石頭放進去,看看有什么感覺。等那人走到終點,累得趴下。智者說,這就是你為什么感覺生活沉重的道理。
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每個人都背著一個空簍子,而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地往自己的簍子里放東西的過程。如果有了,就想更多,貪得無厭,欲壑難填。只做加法就很悲哀。明智的選擇是做“減法”人生了。
遠離名利、看淡成敗、安于淡泊就是減法,老子有句話說,“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節(jié)制、感恩、惜福、避禍,說的就是人生需要減法。
張良當(dāng)年歷盡艱辛幫劉邦奪天下,功高蓋世,可他卻毅然辭官不做,歸隱山林,享受淡泊的人生樂趣,得以安度晚年。而韓信也是戰(zhàn)功赫赫,但他對人生的期望值很高,拼搏于官場,最終卻丟了性命。可見減法使人消災(zāi)。
生命是一道算術(shù)題,人的一生不過三萬個日子,活一天就會減少一天。功名和財富卻隨時間推移做著加法。可是有一天當(dāng)這兩條曲線交叉時,生命的顯示屏上就會出現(xiàn)零,0乘以任何數(shù)都等于0。再多的也都帶不走。這就是生命的算術(shù)公式。殘酷而又真實。
人生的加法,給我們加入智慧的光芒,加入品格的力量,加入財富的積累,加入親情的溫馨,使人生更加豐盈。而人生的減法,為我們減去多余的物質(zhì),減去奢侈的欲望,減去心靈的負擔(dān),減去環(huán)境的紛擾,合理安排人生的進退取舍,使人生更健康。
因此,加法是一種成長,減法是一種成熟。
它們是生命中的兩個輪子,不可或缺。一個是孔子孟子“兼濟天下”的歷史使命和社會擔(dān)當(dāng)!
一個是莊子老子“順乎自然”的內(nèi)在修養(yǎng)和自我完善。加法減法并用,兩個輪子齊轉(zhuǎn),生命之旅才會風(fēng)光無限。
俗話說:
有糧千擔(dān),也是一日三餐;
有錢萬貫,也是黑白一天;
洋房十座,也是睡榻一間;
寶車百輛,也是有愁有煩;
高官厚祿,也是每天上班;
妻妾成群,也是一夜之歡;
山珍海味,也是一副肚腩;
榮華富貴,也是過眼云煙。
悟透了人生,才能在人世間瀟灑走一回。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