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的人喜歡回憶往事,如果回憶是為了給后人留下你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那當然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但有那么一種人,總想用純真的回憶來沖淡世事的滄桑,其實這是不可能也是不可取的。世俗的冷淡是社會的存在,它決定了有那么一些人三句話的問候,也離不開金錢、權力和地位。人們位置的變換必然帶來人際關系變化。有可能原來無話不說的朋友,由于今天經濟與地位的懸殊和生活境遇上的差異,讓你感受到似乎突然闖進一個陌生人,會使你在熟人面前體驗陌生人之間的隔閡,會給你一個“相對無語”的尷尬和感慨。因為在快速生活節奏的今天,誰也沒有時間和耐心再聽你訴說陳年舊事,更沒有人再愿意和你這個已是“一介布衣”的老人,去尋找一個寂寞的角落促膝長談。打斷你那一聲聲贊嘆和惋惜吧,要知道昨天的“擁有”已經不再。過去的風光不再榮耀,過去的慘淡沒有人同情,你必須學會面對今天。
學會面對今天,首先要懂得人生機遇是第一位的,生不逢時是無法選擇的。我們這一代人,是在計劃經濟指導下,吃著大鍋飯,為社會主義事業貢獻了自己絕大部份的年華和精力,雖然我們遇上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也投身了艱難的經濟改革,但當人們開始分享改革成果的時候,我們已經退休,有的同志自潮我們是“干的命”。社會發展的規律就是這樣,“前人植樹后人乘涼”,想想多少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我們已經在他們植的大樹下乘了一輩了涼了,你想過嗎?
學會面對今天,就要正確對待昨天。人不能老活在昨天的記憶里,不管你昨天擁有多么輝煌還是平淡,那都是昨天的歷史。決不要拿昨天的“擁有”去和今天的人們比較。因為時代不同了,社會發展了,今天人們的價值觀念進步了,用我們所處時代的觀念來對比今天的事物,不在同一個坐標系,許多時候是理解不了的。這樣的比較可能給你帶來頑惱,讓你回憶的“甜蜜”變得苦澀,讓你回憶的“平淡”變得痛苦。
學會面對今天,就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在回憶中尋求滿足,滿足是最好的財富。到原工作的單位去走一走,看看你畢生奮斗的事業,在晚輩們的耕耘下,更加紅紅火火,蒸蒸日上。體會一下“長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藍勝于藍”的客觀規律,你就會有一種滿足和激動。
學會面對今天,在現實中尋求滿足。俗話說“知足常樂”,快樂就是幸福。看看今天的太平盛世,想想今非昔比的小康生活,比比尚未脫貧致富的人們,你的心情就會極大的平衡和滿足;你的“牢騷”和“煩惱”就會煙消云散。邁開你的雙腳,帶著老伴,到綠樹成陰,花草爭艷的公園里走一走,看看孩子們笑逐顏開、天真爛漫的玩耍的表情,想想周圍老人們享受天倫之樂的舒暢笑容,比比我們的童年情景,你一定會受到感染并產生許多的感慨和滿足。
學會面對今天,就要到老伙伴中去,充實晚年生活,自己創造歡樂。看書、寫字、上網、唱歌、跳舞、玩牌、下棋、打拳、爬山。。。。。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豐富自己的生活,自得其樂,讓自己的心理年輕起來。
學會面對今天,最主要的就是要活到老學到老,堅持看書讀報,更新自己的知識和陳舊的觀念,使自己的價值觀也能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同時,要主動尋找機會,多與年輕人交朋友,多溝通交流,加深彼此的理解,縮小兩代人之間的所謂“代溝”。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