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恥后勇。《禮記.中庸》中說:“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只有深懷榮辱之心才更富有激情與干勁,才能在人生旅程中不畏艱險、奮勇向前。
知難而進。人生無坦途。生活和情感的磕磕絆絆,親情和友情的分分合合,擇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的坎坎坷坷,都是考驗意志和胸懷的“試金石”。“知難不畏,絕壁可攀。”只要志存高遠,知難而進,風雨過后,一定會看到美麗的彩虹。
知足常樂。《老子.儉欲》中說:“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說,罪惡沒有大過放縱欲望的了,禍患沒有大過不知滿足的了;過失沒有大過貪得無厭的了。所以知道滿足的人,才會覺得快樂。常懷一顆知足常樂的心,才能抵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經(jīng)得起考驗。
知恩圖報。一個人只有懂得知恩、感恩、報恩,才真正懂得人生中什么是博愛,什么是崇高,才會舍得播下真誠的種子,才能真正把自己融入無私的奉獻之中。也正是這種偉大的力量,承載著人類的善良之美。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