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要駛向哪個碼頭,那么任何風都不會是順風。”今天我們就要來談立志。那么何謂立志,簡單來說,就是確立自己的志向,明確自己的目標。一個人如果沒有志向,那么他就像是渾噩于世間的行尸走肉一般,沒有前進的方向,也沒有前進的動力。所以我們必須要有志向。但對我們青少年來說,不但要立志,更要立下宏圖大志。
立宏圖大志,或許不能讓你走上人生巔峰,卻足以讓你走出現在的庸俗平凡的人生處境。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當你立下大志后,你會奮力向前踏步,以實現你的志向。在這期間,你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將成為你人生中的“豐功偉績”,使你擺脫低級趣味,走出庸俗和平凡,實現人生理想。秦末時期,一位出身貧窮、身份低微的雇工陳勝,就曾立志做一番大事業,卻被同伙所恥笑。他卻不以為然,感慨道:“燕雀安知那鴻鵠之志哉!”在一次機遇中,他帶領廣大農民發動了起義,打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旗號,推翻了秦朝,取得莫大的成就。無所謂出身、地位,立下一個宏圖大志,可能就此,開始了你的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由此,我們要做到“立大志,求大智,做大事!”
立宏圖大志,在你遇到挫折或磨難時,就會提供你無限的力量去戰勝它們。朱熹說過:“立志不堅,終不濟事。”一個遠大的志向,能夠堅定我們的信念,磨練意志,升華靈魂。一點點的挫折和磨難,在實現志向的道路中,這只是幾顆不起眼的絆腳石,必須被戰勝,也必然會我們被戰勝。
立不立志,是否要立宏圖之志,恐怕很多人都還有著模糊的理解。王陽明也提出過:“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學者曠廢隳惰,玩歲時,而百無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在魯迅創作中的一個經典人物孔乙己,就是如此。他整日渾渾噩噩,沉浸在自己作為一個讀書人的精神世界中,與世隔絕,思想迂腐,沒有志向。在被偷東西打斷腿后,最終慘死也無人問津。不立志,只能迷茫的度過整個人生,最后抱憾而終。
立下宏圖大志,有助于人們戰勝困難與挫折,奮發向上,走向成功。譬如當年貝多芬在雙耳失聰,情感也屢受挫折的情況下,立下了“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的宏圖大志,克服了種種困難,最終在音樂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當我們遇到磨難時,立志能幫助我們堅定信念,將磨難視為絆腳石,終究會逾越它們。
何謂立志?這就是立志。我們青少年,作為一個個冉冉升起的新星。立志應該成為我們的啟程點,早立志、立大志。成為一個有宏大志向的人,明晰自己的使命,并為之而奮斗,早日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站在新時代的起跑線上,無論是,目前庸俗平凡的人生處境,還是面前的種種苦難艱辛,我們都應該穩穩地結果時代的接力棒,早立志,立大志,壯雄志,百學須先立志,志當也存高遠,望志成。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