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人念于名利,可謂修行不深,但修行本身依然是一種修行,但不趟過名利浮沉、不趟過泥濘污漿,又怎叫修行。
夏日之絢爛過后,秋便悄悄然的登了場,秋葉也換上了一種包含滄桑的明黃深艷,其生機不亞于青葉,其成熟內蘊卻更甚,一如智者的微笑。
空氣中的灰塵也喜歡這秋葉的內蘊收斂,時常也浸染擁附,裹挾著俗世肉眼所無法看清的雜質與微生物去降臨這秋葉的“游樂場”,肆意踩踏之恣意歡樂,眾葉皆染之“舍我其誰”,像極了一場人間的笑劇。當然,少不了霜的蘊染,乘時節之勢,附灰塵之時,包饒籠罩,勾結為灰霜。
世人皆不喜灰霜,自然也不喜承載著灰霜的秋葉,可秋葉何其無辜,其本質依舊是秋葉,其命理固為內蘊成熟,卻也不得于時,猶蛟龍困于淺灘,猛虎囿于平陽,人之所不視,何來世俗之后話。
秋葉為灰霜所累,猶世人為名利所限,出本心而行于世者,不合于世之方圓,既無緣于名利,且易害于灰霜,灰霜乘勢,如世之牌坊,可笑于眾人,卻亦默守于眾人,自然之道,無有對錯,只因利弊乘勢而已。
古有司馬之何不食肉糜之樂、劉二之樂不思蜀之笑,今有我爸是李剛之嘲、我的區長父親之“端莊嚴肅”,此類者皆為俊豪、梟雄巨擘,引領一時之風騷,遺百家之笑資。
方圓之邊界,上下之膈線,左右之圓融,前后之精算,時間之遠謀,荼毒之深闊,遠勝吾輩之淺識,今之受教再三,心下實為感恩。
然,秋葉之意又豈限于世用,人生多半無用之用,皆不可格限于俗框。禪宗之頓悟,醍醐灌頂之勢,皆為無言之教;身體力行于世,躬身入局之姿,品世之浮沉愛恨,明悟于心,神采溢于眼眸,行貌與世人無異,且融于眾生,是為心佛立世。
秋葉之秋意,弗因灰霜而掩;秋葉之秋蘊,恰依灰霜而襯;合于人道、世道,循于天道、地道,順勢而依,修于內心,于斯時、斯刻,且品白米飯之俗香。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