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學生報志愿結束了。假期過后馬上面臨的是開始全新的生活。
一位學生在和媽媽逛街的時候,便開始購買大學可能用到的東西。盡管最后只買了一點點。
可能媽媽突然觸景生情吧!回去后,媽媽憂郁地說,讓你成才是我的心愿,但看著你要離去,不能和我一起生活,我得提前適應一下。
一瞬間,莫名的感傷在母女間升起。
其實,父母離不開孩子的程度遠遠要大于孩子依戀父母的程度。
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期間,幾乎都沒有長時間甚至從來離開過。可現在,突然在安靜的夜晚,各自處于不同的地方。想想也會難免心有不舍。
兒行千里母擔憂。盡管即將進入大學的我們,剛剛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但父母總是擔心我們吃不好,穿不暖,天冷了不知道添衣,下雨了不知道帶傘。
在他們眼里,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小孩。擔心我們能不能適應新的環境;擔心我們能否會不會因為在一個新的地方,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也擔心我們會不會在從此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不愿告訴她。
其實,每個小孩都會長大。到了新的環境,自然就適應了。獨自遇到困難,自然也會想著盡力克服,因為每個人都有極強的生存欲。有小秘密,不代表不愛父母了,恰恰說明孩子真的長大了,從此有了屬于自己的獨立的思考空間。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分離焦慮”。一般多見于兒童時期。但成人其實也會有。或許是一種經歷久了的習慣,突然要放棄,而變得不適應吧!
有時候,放手就是一種最好的成全。只有放手了,孩子才能在自己的世界自由翱翔,才能去體驗五彩斑斕的世界,才能歷經千帆,勇往直前!
如果你是父母,希望你教會孩子保護自己的底線,然后放手,看著他在世界馳騁,在其迷茫時給予正確引導,在其成功是給予會心贊賞。因為,沒有什么能比的上自己內心的經歷。
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適度放手。
所屬專題: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