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讀了較多的網絡作品與流行期刊。先前自己熱衷于關注交通、天氣、柴米、人際、禮儀,漸漸地我已不滿足于這種快餐式的瀏覽,它或許實現了我短期的功利心,同時卻又使我的心靈無數次地在同一冰層上打磨、滑行。于是向往經典,像久旱的裂土渴求甘霖的降臨。
這本伊塔洛·卡爾維諾的著作《為什么讀經典》與我不期而遇。讀得較累,如啃硬骨頭。然而閱讀的感覺非常奇妙,當我讀完最后一個字合上這本書的時候,我收到了來自作者與譯者的叮嚀:改變閱讀的選擇,盡可能多享受經典。經典是這樣一些書,它帶著歷史的氣息走向我們,它拖著文化或多種文化留下的足跡。
學然后知不足,讀終究知寡聞。本書對于經典的仰望除了理論性的高瞻遠矚、激昂文字、點評全局以外,列舉了大量的外國經典。汗顏至極,《奧德賽》、《長征記》、《白騎記》、《瘋狂的奧蘭多》、《老實人》、《宿命論者雅克》、《帕爾馬修道院》等等,我都沒有讀過。因為不了解基本的情節,讀這樣的經典評點,猶如進入大觀園的劉姥姥,只看到了表面的金碧輝煌,卻全然猜不透它所蘊含的寓意。我又如一個闖入迷宮卻不知歸路的孩子,被撞得暈頭轉向眼冒金星。
在列舉的經典中,我只讀過個別的幾本,比如《老人與海》、《巴爾扎克》、《魯濱孫漂流記》等,但也僅僅是囫圇吞棗。我讀書像走單行車道,從來不肯讀第二遍。本書啟迪我對于經典應另眼相看,因為它常讀常新。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魯賓遜漂流記》除了傳統理解的頌揚冒險主義與人類堅忍不拔的精神之外,作者點評該作品推崇活在當下的主題:魯賓遜總能夠在關鍵時刻去解決實際問題。當他意識到自己是那次海灘中的唯一生還者的時候……“至于他們,我后來再也沒有見過他們或他們的任何蹤跡,除了他們遺下的三個檐帽,一個制服帽和兩個不配對的鞋”,以及在向上帝說了句最簡短的感恩之后,他就開始思量他當時所處的困境。少年時我讀這本書,我以為讀懂了它“堅強”這個讓人生向上的力量,不惑之年我讀該書的評點,它又給了我那個獨特的意想不到的新穎的啟示。經典真的是這樣一些書,無論是初讀還是重讀,它們對讀過并熱愛它們的人都會構成一種寶貴的經驗。
受本書影響,反復閱讀俄羅斯十九世紀末批判現實主義小說《變色龍》。首飾匠赫留金的手指頭被狗咬了,警官奧楚蔑洛夫前來處理這一事件。面對著這個“敞開的花襯衫”的底層草民,隨著狗主人身份的變化,奧楚蔑洛夫的處理可謂見風使舵、媚上欺下、趨炎附勢、世態炎涼。聯想作者另一篇小說《小公務員之死》,主人公在與上司談話時,唾沫星子濺到對方臉上,回家后越想越怕,結果嚇死了。我驀然意識到了小人物生存的艱辛無奈以及專制社會對善良人性的扭曲。本文是夸張的諷刺小說,反映的是整個社會眾生相的荒唐。當時經濟蕭條,飯店門可羅雀,首飾匠赫留金日常經營勢必慘淡,他想通過自己被獵狗咬的事件詐騙狗主人一筆錢財,有這個可能。圍觀群眾無聊愚昧麻木,與勢利狂妄的警官一起陷入道德淪喪的境地,作者的悲憫之情與裂肺之痛,完全可以想象。
經典,我不去看它,它靜靜地躺在書柜里,與我一點關系也沒有。當我一頁頁翻閱它、享受它、品味它、揣摩它,它就擊中了我心靈中那最為柔軟的一部分,并慢慢浸潤到我的精神。相信我在追隨它的同時會漸漸打開一個真正屬于我自己的生命世界。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