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再說一點了,你們可能會有這樣一種想法,為什么還繼續要說呢?其實他這個語言文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顆心。你們要知道,就像一個媽媽安排交代兒女的那個心,你要好好地保護你的身體、要好好地來工作、要吃好、睡好,等等等等。那些說來說去,孩子能不懂嗎?
就是媽媽愛孩子的那個心。其實道理給你們講了不知多少遍了,就怕你們這一生再空過、記不住。就是記住了,在落實做到的時候有些難處,這個解脫道它又不像人天道,它是確實看起來簡單,真正落實起來是很難的。所以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說著容易,真正做起來是有點困難。
為什么叫千難不變金剛之志,萬磨不退菩提心?為什么說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個做起來真的是有些難處,它很細微。因為你們的心有時候細、有時候很粗的。非要把握得細,細得很細很細的,不讓自己的每一個思想念頭出現差錯,包括起心動念、說話。為什么修到一定程度的人就很少說話?他光怕出錯。為什么他很少起心動念?
他怕起心動念里有我。他在時時刻刻保護著自己、把握著自己,決定不能讓自己、讓別人產生煩惱。因為我們生活在這個五濁惡世這個人世間,他都是有我的,你萬一一句話說不好,別人可能就不高興、就生氣了。你顧及多了,煩惱多,不顧及到了,可能就會出麻煩,讓別人不高興。所以有心也不對,無心也不對;有念也不對,無念也不對,他應該正確地起心動念、思想行為,知道吧?!
那什么叫正確的?事情是千變萬化的,所以你也要跟著千變萬化。你比如說,有一句話叫恒順眾生,你都恒順眾生了,你怎么來救度眾生???那眾生都是錯的,你順著他的錯嗎?那你想幫他,他不聽你的,你又怎么辦呢?很多的話都是方便說,它并不是究竟的,都靠自己去體會。生活當中所有能說出來的、講出來的、做出來的,都是方便說的。
真實的佛法是不可說的,是靠自己去悟、去體會,它是活靈活現的,它不是死的。在這個時候可以用這個法,再換一個人又用那一個法,這就叫萬變不離其宗,這句話非常重要。不管你怎么變,不離開明心見性,不離開大慈大悲,不離開你全心全意地都是為了別人,這個宗旨不能變,慈悲智慧全心全意為眾生為法界這個宗旨不變。萬變不離其宗就在這兒。
無論你怎么變都不要緊,關鍵見性大慈大悲不能變。你只要是把握住這個萬變不離其宗,你可以任意地變,任意地說、任意地表示、任意地妙用,那都是你的善巧方便。
這個話可以這樣說,也可以那樣說;這個事可以這樣做,也可以那樣做。但是你的宗旨是建立在明心見性不著相,沒有我我我,是建立在慈悲愛他為了他好,要讓他真正地感受到,不管你怎么說、怎么做,你都是對我好,就算你罵我打我也是來成就我的,讓他要體會到你這個善心好心慈悲心。
不要叫他產生敵對情緒,要讓他能接受你的好心善心慈悲心。如果你的好心善心慈悲心他不能接受,那就失去了真實的意義。所以要善解人意,要時時刻刻為別人想、為眾生想。
那我們無始以來呢,他都不是這樣的,都是為了自己想,我怎么樣我行我素,都得聽我的、我是老大,我想怎么樣就怎么樣。誰順著我,我就高興;不順著我,我就反對、我就有意見,那就是無始以來的習氣毛病。
現在不是這樣了,現在是恒順眾生,就算你為他好也要照顧到他的情緒,他能不能接受,你雖然對他好、你雖然愛護他,他如果不能接受,說話也要有分寸,他能接受到什么程度,你給他什么。就像吃飯一樣,他能吃多少你就給他多少,吃多了會壞胃的。
做人做事就是有個度,叫適度。說話、做事、吃飯,它都有個度。就像穿衣有尺寸,長了也不好,短了也不好;吃飯太多了也不好,太少了可能要餓,它都有個度;說話也有度,起心動念都有度。這個度誰來把控?沒有誰來把控這個度,這個度是你的智慧、是你的慈悲、是你的經驗,是你走過來的體驗。
對什么人你要先觀察,他是什么人,跟他說話,說到什么程度、講到什么程度。往往你好心不一定能達到好的效果,你好心要幫他,你說話過分了,他接受不了,他產生反感。所以看他對你的信的程度有多大,你不能隨便亂說。
大家再去體會,這個解脫道它是講空性、講無我的,但是它又沒有脫離開這些紅塵世界,所以成佛,佛在世間成,釋迦牟尼佛就在世間成了嘛,阿彌陀佛也是在世間成的,所有的佛都是從世間成的、都是從人成的。天人、其他的生命是不能成佛的,唯有人能成佛。人在世間成,那又不能粘黏世間。
所以為什么有一句話你們多多體會,猶如蓮花不著水,又如日月不住空。蓮花出于污泥而不染,日月在空中不住空,你們能不能體會這兩句話的真實含義?做人就是這樣的。做人起心動念像什么呢?比喻叫水上畫畫。
在水中畫畫,畫完了,就跟沒畫的一樣。這個起心動念又像天馬行空,就是一匹馬在天上飛過去了,不留任何痕跡。關鍵要學會這樣的起心動念、學會這樣的思維、學會這樣的待人接物,要誠心誠意、實心實意,還要有智慧,照顧到每一個人,說話要小心謹慎,做事更加要細致入微。
我觀察你們做事,特別在我身邊的,都很粗的。就比如說,像小劉、像慧玉,他們連削個蘋果都不會削。小劉現在都六十多歲了,快七十歲的人了,連個蘋果都不會削,哎呀,你怎么……說她吧,這又不是重要的事,但是這也是人生的一個妙用?。?/p>
一個女人,你連那個蘋果,你像慧玉不會削,他是個男孩子也就算了,有很多活她就不動腦子去想。所以你們要知道,佛法不是無心也不是有心,沒有我我我的心,還要用心把你該做的事做好、該你處理的處理好,這才是佛法的宗旨,叫無住生心。把你該做的事情都做得非常完美、非常細致、非常會用心。
昨天,我們也是一個病友吧,她也動手術,她昨天說的話我很感興趣。她說:“家的心我都不用他來操,我來操。”她就裝房子裝了四五次了,她會用心,她這個很好。你像裝潢、裝房子也得用心哪,你總得有個人用心,男眾嘛,他一般不愿意用這個心,有錢他都不會想,就得有個女人來想這個事,這個房子怎么裝啊,怎么裝得看上去舒服呀,這也是一種智慧,這也是對家的一種奉獻。
那都不用心不行,要都用心那就產生矛盾,也不好。實際上這就是生活,佛法就是很好的完美的一種生活,能把這個生活過得非常的完美就好。這個完美的生活得需要方方面面的智慧、能力、才華,根本智和后得智都得具備了。
比如說你光說證空性,空在那兒,什么都不會、什么都不行,那只能說你自己解脫了,你自己是沒有煩惱,你幫不了別人,你給別人不能帶來開心快樂,你只能顧著你自己沒有煩惱,是吧?你如果也有慈悲心、愛心、好心,如果你沒有證到空性的話,你還有我我我的話,你雖然也幫助別人,你好心善心,你自己會有煩惱、會有壓力、會有痛苦、會有難過、會有無奈、會有矛盾。
雖然你有愛心、有慈悲心,但是你對空性不懂,你就好人會好事、好人會有煩惱,會因為別人的錯而你生煩惱。所以我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呢?明白的好人。明白的好人,首先我自己沒有煩惱,我愿意操心、我愿意為大家付出、我愿意做這些事。不管家的事、集體的大家的事我愿意承擔,但是我沒有煩惱,這是我愿意干的,我盡心盡力地干好。
不管別人怎么錯,我盡量地幫他,我不會因為別人的錯我生煩惱。總而言之,一個明白的好心人、明白的會做事的人,他自己首先沒有煩惱,然后再用自己的智慧,給別人帶來開心快樂,讓別人省心,讓所有和他接觸在一起的人,都能感覺到他的那種瀟灑、溫暖、智慧,愿意和他接觸、愿意和他在一起。為什么愿意和他在一起???他有閃光點。
他能融合于所有的人,他不執著,他很會操事,很會說話、很會關心人、很會幫助人,并且他對別人的缺點錯誤,他不爭、他不斗、他不嫌棄,并且還能幫助。他很善良,他很心地善良、很柔和,但是他又很有能力、很有才華,你看到他就感覺到不單是信任他,發自內心地恭敬他、敬佩他、敬仰他,想想跟他學習,有這么一種沖動,就是我愿意向他學習,他是我這人生可以說一個偶像,一個學習的一個偶像。
不是你要控制別人聽你的,而是別人他愿意聽你的,他聽了舒服。就像剛才我說的那一個,她會操心,他那個丈夫就愿意聽她的,不是說她叫他聽而是他愿意聽。她認為她想的問題,比她丈夫想得好、想得全面,她丈夫就說,“何樂而不為呀,我又省心了,操的又好,做的又好,當家她當的又漂亮,我這個家讓她來當,我省心了。”他這樣就很好。
所以說,這樣他就給別人帶來一種那種溫暖、那種開心快樂,他會處理問題、他會善解人意。其實佛法就是做人,人成佛即成,誰能學會把人做得完美了,就快離成佛不遠了。如果打著佛法的旗號,天天裝腔作勢地念佛、磕頭、積德行善,這是相上的。但是人都沒有做好,人人看了都不喜歡,和人人相處的時候都不待見,那樣就脫離了佛法的這個宗旨。
你想想,佛由人成,怎么成佛呀?佛就是完美的人,這個完美的人就要靠你的思想、行為、智慧,點點滴滴,把所有的你的思想行為,襯托出來你這個人的一種光輝,一種平凡的高大上。其實真正的最最殊勝的,就是平凡之中顯現你的珍貴、你的智慧、你的慈悲、你的善良,都從平常心當中散發出來。
一個人這一生做一點好事善事并不太難,難的是你這一輩子都保持這個平常心、這個慈悲心、這個愛心、這個祥和的心、這個智慧的心,保持??!一個人這一天不犯錯能做得到,兩天不犯錯也能做得到,你能保證這一輩子不犯錯嗎?一個人你能對著一個人好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能保證、都能做得到,你能保證這一輩子愛這一個人永遠不變心嗎?
難的是要長久、要永恒。人會變的,但是你這個愛心不要變、智慧不要變,你會理解每個人都會有點缺點錯誤,你包容他的缺點錯誤、理解他的缺點錯誤,你就能和他保持長久的這個感情愛心。
對別人不要要求的太苛刻,對自己要求苛刻一點,這是好的。對別人要求的越苛刻了,別人越難過;對自己越是放松了,自己越業障深重、罪惡累累。應該是嚴格的要求自己,對別人寬大了再寬大、理解了再理解。無論別人怎么錯,都理解說,他這個錯是自然的,是很正常的,我不應該計較他的錯;但是對自己來講,我這個錯只許犯一次,不能再犯第二次,我知道我的錯了,知錯就改。
這一個人就是積極向上、就是一個有正能量、就是一個善良,就是一個正直慈悲、有道心、有智慧的人,他愿意改正自己,向最好的地方發展、向最好的地方學習,做一個最完美的人。能遇到這樣的人,你仔細地體會,你和他在一起就是一種福報、就是一種溫暖,像春天一樣的這么這么溫暖、這么溫和,他不會給你帶來一點點的痛苦煩惱,他會想盡辦法地幫助你,他會順和著你而又善巧方便地調整你的缺點錯誤,他又讓你在不知不覺當中升華了、超越了。
他表現給你看,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展示著正能量的陽光的東西。你遇到了他,是你人生最大的福報,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因緣。這樣的人在世間多得是,只是有人不懂得珍惜,當面錯過了。
像這樣的菩薩都在人世間,你要能珍惜到了,確實就很好的。他這樣的人就是慈悲善良,這樣的人就算有點小脾氣,他都是愛你的,他都是為你好的,你要理解他、要感他的恩。他就對你發點小脾氣,他都為你好,他不想叫你過得這么窩囊,他不想叫你的人生這么沒有沒有品味,他想叫你的人生有品位、高檔一點,所以他會要求你嚴格一點。
他對你要求的苛刻一點,你就得理解他,他是對你好的,他沒有利用你的惡意,他更沒有控制你的那種傲慢,他只是想幫你愛你的一種行為,就算他對你厲害一點,應該感他的恩。遇到這樣的人要好好地珍惜,好好地珍惜!
你身邊會有這樣的人,一個善良的菩薩,他就會心心念念都做到心地善良,他心心念念都在為著別人,他活著除了自己以外,更重要的他是為了他周圍的人。你身邊的菩薩,你可以體會,有這樣的人,很多,你們都能觀察得到,那一位就是這樣,他很會關心別人。他有的時候他也不知道他是菩薩,他也不知道他是一個什么好人善人,他確實做出來一個菩薩,做出來一個好人善人。
有時候你也是這樣的,你也不認為你是個什么菩薩、好人善人,就這么做,實際上你已經達到了菩薩、好人善人的標準,這才是真正的是好人善人,你連這個好人善人菩薩的相都不著了。一般的人呢,都著在一個名相上。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