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是沒有硝煙的戰爭,說得好就能贏得人心,說得不好甚至能招來殺身之禍。勵志故事網的小編給大家精選了關于有效溝通的小案例4則,歡迎閱讀。
案例1 “求你把駝背賜給我”
有一個小伙子固執地愛上了一個商人的女兒,但姑娘始終拒絕正眼看他,因為他是個古怪可笑的駝子。
這天,小伙子找到姑娘,鼓足勇氣問:“你相信姻緣天注定嗎?”姑娘眼睛盯著天花板答了一句:“相信。”然后反問他,“你相信嗎?”他回答:“我聽說,每個男孩出生之前,上帝便會告訴他,將來要娶的是哪一個女孩。我出生的時候,未來的新娘便已經配給我了。上帝還告訴我,我的新娘是個駝子。我當時向上帝懇求:‘上帝啊,一個駝背的婦女將是個悲劇,求你把駝背賜給我,再將美貌留給我的新娘。’”
當時姑娘看著小伙子的眼睛,并被內心深處的某些記憶攪亂了。她把手伸向他,之后成了他最摯愛的妻子。
【感悟】
習慣于頑固拒絕他人說服的人,經常都處于“不”的心理組織狀態之中,對付這種人,絕不能打破他“不”的心理。所以,你得努力尋找與對方一致的地方,從而使之對你的話感興趣,而后再想法將你的主意引入話題,而最終求得對方的同意。
案例2 “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的”
小劉結婚后,因沒有時間照顧家,常挨岳母的數落。不久,岳母患了半身不遂不能下床,她又哭又喊:“我這輩子沒做什么壞事,怎么讓我得這不能動的病啊,還不如讓我死了呢。”小劉利用回家的機會,除了給岳母端水喂藥外,就耐心地勸她安心養?。?ldquo;媽,您可別胡思亂想。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的呢?病來了,就看您能不能抗住它。您是個要強的人,哪能讓這點小病嚇住呢?再說,現在醫學這么發達,您這病肯定能治好的。”
他的話像一劑良藥,使岳母的精神好多了,沒幾個月,她就能下床走動了。
她逢人就說:“多虧我的好女婿總給我吃順心丸,我的病才好得這么快。”
【感悟】
安慰老人時,先接納他的情緒,同情他的處境,然后再替他包扎情緒上的傷口。對待老人要像孩子,因為孩子和老人一樣脆弱。
案例3 一個女婿一個兒
凌老太太膝下無子,只有一個女兒。丈夫去世以后她由于身體不好,搬到女兒家住。開始還好,可后來女兒下崗了,一時半會兒又找不到工作,一家老少四口都靠女婿一個人的工資生活。
孩子上學需要錢,老人看病需要錢。女兒因心情不好,常在家里發脾氣,凌老太太聽了委屈地說:
“我要是有個兒子也不至于拖累你們啊。”
女兒著急地說:“媽,您就別說那些沒用的話了。”
會說話的女婿則親熱地對岳母說:
“媽,您這樣想就錯了,過去有句老話是‘一個女婿半個兒’,如今時代變了,男女都一樣,就該是‘一個女婿一個兒’了。您想,往后都是獨生子女,女婿和兒子不就都一樣了嗎?您老往后不要把我當外人,從我們結婚那天起,我就認定您是我的親媽了,您是不是嫌棄我這個兒子呀?”
幾句話說得凌老太太老淚縱橫。她從箱子里拿出賣房的錢,交到女婿手里說:
“做了幾輩子好事才讓我遇上你這么個好人啊,這些錢本來是我留著養老的,有你這么個好女婿我也就放心了。”
【感悟】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