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半”字哲學,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恰到好處,余韻無窮。
生活不必太完滿,一半就好,于無聲處聽驚雷,于無色處見繁花,自得妙境。
林語堂倡導“半字哲學”,曾引用清人李密庵的《半半歌》來說明他的這套人生哲學:
思量半世飄飄過,人生百歲不多年。
識得半的玄權在,世間到處總悠然。
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
半中歲月盡幽閑,半里乾坤寬展。
平日里,一半煙火,一半清歡。鍋碗瓢盆交響曲,柴米油鹽醬醋茶,那是人生之煙火味,誰也離不開的生活本真。
孩童半能半拙,妻子半樸半賢。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顯。
人生的幸福,一半要爭,一半要隨。爭,人生少遺憾;隨,知足者常樂。
一半還之天地;讓將一半人間。
半思后代與滄田,半想閻羅怎見。
讀光陰,讀歲月,讀曾經,珍惜家人,珍惜朋友,珍惜過往,善待時光與歲月,給生活一個微笑。
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
帆張半扇免翻顛,馬放半韁穩便。
花全盛,轉眼遍是落英;酒醉如泥,唯有貪杯之痛苦。做事一定要留有余地的,過猶不及。
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
百年苦樂半相參,會占便宜只半。
聽一首歌謠,沏一壺清茶,寫一段文字,讓日子在煙火里,依著生命的暖陽,在時光中緩慢而優雅地前行。
半貧半富半安足,半命半天半偶然;
半癡半聾半糊涂,半真半假半瘋癲。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抱樸守拙。學會凡事順其自然,不去計較是是非非,人言世間事,自賞庭前花開落。
半有半無半苦樂,半榮半辱半姻緣;
一半盡在于我,一半聽任自然。
花開花落,月圓月缺,流水的年華,留不住歲月的腳步。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云間。
半半詩詠半年心意,半半詩唱半載思量;
半半詩人半滴淚,半盼君知半詩情。
世界,總是一半一半。
天一半,地一半;男一半,女一半;善一半,惡一半;清凈一半,濁穢一半;我自心獨醉,淡看世事浮沉。
茶清夢正好,不覺已一生。
到了一半的年齡,當葆一顆平常心,一切順其自然,一切脫俗,一切如幽深邈遠的意境,靜靜品味淡雅的美。
人生之一半,
一半紅塵,一半凈土。
一半前世,一半來生。
一半是你,一半是我。
太多一半,一半......
走過一半,剩下一半,驀然一驚,人生已過半!
人生無悔,就是完整;生活愉快,就是圓滿。
在杭州靈隱寺有副楹聯,禪機妙語點醒世人: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半”字用的巧妙,只求一半的稱心,
如此知足,方得常樂。
三毛說: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里安詳,一半在風里飛揚;一半散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忙就忙得井井有條,閑就閑得自在逍遙,半忙半閑之間,才是生活。
酒喝半醉,飯吃半飽,才得人間真味,才是養生之道。
一半出世一半入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才是人生真諦。
半因半果,半苦半樂,未來世事茫茫,一半還之天地,一半讓將人間。
人生,就在這一半一半之中。
----END----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