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他自己命運的設計師與建筑師。
看到這樣一句話:
“一個人老去的標志,絕不是老成穩重、沉默寡言,而是不肯再嘗試,不肯再容許自己置身不熟悉的境地。
當你停止了學習,固步自封,將自己囚禁在得過且過的牢籠中,那么你已經朝平庸邁進了一大步。”
瞬間被打臉的感覺,這兩天去了好朋友Z和C公司參觀后,更加驗證自己人到中年越發平庸的事實。
回來以后,反躬自省,并且根據周邊人的現狀和表現,總結了中年人開始廢掉的幾種表現。
你有沒有中招?
01
朋友周周,現在是一家大公司的總監,年入百萬,儀表堂堂,氣宇不凡,舉手投足散發著貴族的氣質,卻不曾想到,他有過這樣的一段經歷:
2000年下半年,我帶著一點點錢來廣州打工,一下火車就被騙子騙走了大半。
在旅舍住了十天沒找到工作,剩下的錢花的差不多了,最后在廣州越秀公園露天廣場里住了10天,白天出去找工作,晚上回廣場石板凳上睡覺。
這期間我每天只吃得起—頓飯,一元錢兩個很小的豆沙包,渴了就喝公園水塘里的水。
我發誓一定要出人頭地,否則絕不還鄉。
后來,如愿進入世界500強美資公司,鍥而不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位置。
這些年只要去廣州出差、開會,我都會去越秀公園看看那個曾經陪伴我的石凳。
其實,這件事我的父母、好朋友都不知道。
“你一定沒想到吧?”
他自嘲的說。
聽他講完,我想起了自己的創業經歷。
2003年,我來到廣州,應聘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外貿公司的業務員,我工作經歷淺薄,加之英文口語一般,可老板最后錄取了我。
他對我說,“你知道我看中你哪一點嗎?”
我笑了笑,然后搖頭。
“你說自己是野心家,沖這一點我錄用你。加油!”
在這家公司做了一年幾個月,回想起來自己真的特別的努力,那時候業務員人數不多,沒有明確分工。
接單、跑工廠、記帳、對賬、什么都做,夜晚回家練習英語口語,斗志滿滿。
老板開我的工資不多,一千幾百塊,但是我成長了。
成長的收獲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為我后來自己出來創業打下了基礎。
在這里,我想以自己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一下剛入職場和正在職奮斗的年輕人:
一份工作,你是選擇謀生了?
還是謀事了?
無論謀生還是謀事,在工作中有時我們會低估自己、高估他人,在懷疑的時刻依然需要信念,它能讓我們從中變得強大。
當我們在工作中發現工作的意義不僅僅只是工作時,那是多么的曼妙,那是最重要的,才是奮斗的源泉和真諦!
我想,這一刻我們長大了。
歲月如流,算下來,自己創業也有13年了。
坦白說,這兩年,我一直在吃老本,生意的盈利空間逐漸變小,我把這一切歸于外部大環境不好所至,其實這都是借口。
不愿創新,不愿改變,不愿走出舒適區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作家長門有希說:真正的危機不是機器像人一樣思考,而是人像機器一樣。
沒有目標,隨波逐流,或者安于現狀,沉浸過去的輝煌里,這應該是當下很多中年人的現狀。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
幾乎我們每個人都很難預測今后會發生什么,在變化劇烈的社會里,潮水涌向何方,持續有多久,我們也難以把握。
一個人如果沒有危機意識,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抑或感情,隨時都可能崩塌,你無法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
我們為什么看不見自己的影子了?
因為影子在我們身后。
假如我們清醒一點,那就能很容易看到自己的缺點和短板,所謂的危機意識,就是及時彌補自己的短板,等下一個危機到來時,能平安著陸。
同時,我們看不清十年二十年之后的變化,可三五年之內的方向可以看清。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為什么我們不能一小步一小步的提前謀劃布局,也一樣能占據先機。
這也是有危機意識的表現。
用未來決定現在!
而不是用現在決定未來。
如此,如何能廢掉?
02
油膩這個詞,從前都是來形容動物的脂肪,而今成了中年人的代名詞。
這些年,無論是在同學聚會上,還是商場的酒桌飯局上,你會發現,昔日的弦翩翩少年和窈窕淑女不復存在,取而代之,油膩的油膩,禿頂的禿頂。
前段時間,一個臺灣網友在社交網站上,曬出自己老公結婚四年前后的照片對比,胖驚四座,轟動網絡。
歲月真的是一把豬飼料。
一個人開始自甘墮落,從放棄對自己身材的管理開始。
人到中年,通常都有了一定積蓄,少了年輕時候的那股拼勁,貪圖享受成了生活的主旋律。
“人生幾何,對酒當歌。”
放縱的結果,健康每況愈下,疾病趁機而入。
管理好自己的身材,不只是管理自己的健康,更是自律精神的體現。
跑步也好打球也罷,需要時間和汗水,運動時的累當然比不上窩在沙發里坐在酒桌上舒服。
連對待自己的健康都沒有自律精神,還指望著對其他誘惑能自律嗎?
你的身材,就是你的實力。
不自律的人生像吸毒,明知后患無窮,但貪一時快樂,一再沉溺放縱。
等一個危機來臨,等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你去做,既沒有身體的健康,又沒自律帶來的剛健向上的精神,那憑借什么來做?
所有的機會都會喪失殆盡。
03
不愛閱讀,對美好的事物視而不見。
前些年,我愛逛書城,里面的書籍種類繁多,哲學,文學,藝術類等等,琳瑯滿目,任你選挑。
我也曾站在一排排神圣莊嚴的書架旁邊暗暗發誓,將來有一天,要在這里擺上自己寫的書。
這個愿望在幾年后實現了。
是的,但凡相信的,一定是充滿力量的!
這幾年去書店,常常會有一種失落感。
離家近的幾個書店,無一例外面積縮小了一半,除了學生類書籍,工具書之外,幾乎沒有別的類型。
更有甚者,在書店里設滿游戲機,人聲鼎沸,宛如菜市場。
當下的中國,互聯網風靡,紙質書沒落,令人擔憂。
一個民族的墮落,是從全民不愛閱讀開始。
我去過很多國家,發現越是發達國家,民眾越鐘情于閱讀,地鐵上,街道邊,公園里,你總能看到手里捧著書籍,認真埋頭閱讀的人。
人民日報微信端曾發布過一篇文章《我能離“群”嗎?》,一針見血披露當下國人的現狀。
一個人在微信群里有多活躍,在現實生活中就有多無聊。
在中年人的眼里,有錢萬事足。
不可否認,金錢能帶給人豐富的物質享受。
閱讀雖然短期內無法直接帶來經濟價值,但它會給人一種內在的驅動力,我們在閱讀中可以找到真實的自己,也可以在閱讀中尋找到自己曾經、現在缺失的東西。
它能讓你明白這個世界上除了金錢,還有很多快樂的事情。
讓我們的內心多了一份力量、安詳、恬靜。
沒有精神滋養的肉體永遠都是行尸走肉,為肉體注入精神和思想,才是真正的圓滿。
真正的快樂,一定是由內及外的,當你打開一本書,為一朵花凝視,精神的富有,才是快樂的源泉。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生來。
加拿大作家尼爾說:生命中最美好的事,都是免費的。
真正的幸福,不是驚天動地的事,而是懂得發現生命中的小美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04
在出軌中尋找可憐的存在感。
在做公眾號的幾年里,我發現,中年人是出軌群體中的主力大軍,男男女女,樂此不疲。
其實要說,我挺同情他們的。
出軌,本質上是對婚姻的無能為力,是對誘惑的無從拒絕。
逃避問題,是一種消極的人生態度。
許多讀者朋友說,成年后的快樂,真的越來越難以獲得。
但更多出過軌的女讀者表示:就算驚險刺激的婚外情,也無法帶來真正的快樂。
是的,婚外情沒有辦法拯救我們,只會讓問題越發嚴重,偏離幸福軌道。
物質的占有及欲望的偶得,的確能夠在某些時刻給我們帶來滿足感,但長久深綿的快樂,一定是由一個人內心的平和與恬淡才能得到。
快樂一種感受,更是一種能力。
中年人的廢掉,就是從放棄孜孜不倦的向上追求,轉而沉迷于感官刺激開始的。
快樂有很多種,只要最低等次的快樂,想不廢掉都難。
05
不相信別人,不相信愛情。
知乎上有個貼子。
“中年,種種原因,想離婚,但似乎很多中年人,基本上都不相信愛情了.....”
大家紛紛表示同意。
大多數中年男人,他們習慣戴著虛假的面具,在紅塵茍且存活,在婚外情的欲望中沉淪。
他們怕吃虧,怕被傷害,對誰都不敢付出真心,硬生生活成了假面人。
很多吃了啞巴虧的女讀者告訴我說:“以后哪怕生活再苦逼無趣,也不想再卷入外遇的茍且偷安之中了。”
婚外情,受傷的總是女人。
他只是欲望作祟,你卻走了心。
真正愛你的人,是不會和你茍且偷情,而是先主動離婚,然后正大光明迎娶你。
演員張國立說,中年人不僅要相信愛情,更要勇于追求愛情。
他和蔣雯麗聯袂演繹過一部情感輕喜劇《愛情最美麗》,講述了一段中年大叔逆襲白富美的情感故事,結局以美滿收場。
其實不管是青年人,還是中年人也好,請相信世上有真愛。
好友紫嫣二婚遇到自己的靈魂伴侶,她說自己現在特別幸福,彼此相愛,彼此鼓勵著前行。
在愛情的世界里,有句箴言: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碰見最好的他。
無論世事如何險惡,無論發生多少難以讓自己理解的事情,也不用管有多少人蓋高樓宴賓客,又享受齊人之福。
我們都要相信,這個世界是有美好存在的,好的愛情,好的朋友,好的環境。
它們即使微弱,也是不滅的微光,穿透迷霧,讓我們心無掛礙自然快樂。
有善良而追求美好的心,誰能說你已經廢掉?
人到中年,不放任自流。
自我約束,目光長遠,每天認真做事,幸福水到渠成。
洛克菲勒說:每個人都是他自己命運的設計師與建筑師。
來源:遇見簡愛(ID: yujianjenny)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