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飄
英國作家歐文說過:人類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獲得幸福。
幸福是什么?
每個人對幸福的標準不一而論。林語堂先生曾對幸福有著精辟的詮釋。
他說,幸福人生,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菜;三是聽愛人講情話;四是跟孩子做游戲。
乍一看,無非是睡覺、吃飯、談情、玩耍這些稀松平常的小事。細細想來,若要將每一件事心無旁騖的做到盡善盡美,卻實非易事。
01
睡在自家床上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莎士比亞說過:舒服的睡眠才是自然給予人的溫柔的令人想念的看護。
睡得舒服,要在自家床上,首先得有屬于自己的家。
馮驥才在文章《靈魂的巢》里寫道:那時反動派抄家,他們一家像過街老鼠一樣,被人一邊喊打,一邊轟趕。東逃西竄,搬了十多次家。
抄家和大地震都像利斧一樣,在他心里留下永無平復的傷痕。
反動派被打倒后,馮先生終于可以安居樂業。每次他在夜間回家,看到亮燈的窗子,柔和的光從紗簾中透出,靜謐而安詳。心中便充溢著一種踏實,一種溫情,一種徹底的放松。
他不禁說道:家庭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不設防的地方。只有在自己家里,身體才能自由自在,靈魂才能妥善安放。
和平年代里,那些在外求學謀生的游子,能擁有屬于自己的家,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心愿。
青年作家張五毛曾說過:每個北漂都有一部辛酸史,高潮是搬家。他說,在北京沒搬過三五次家不足以談人生。
從最初搬家一張地鐵票就能搞定,到需要一個面包車,再到需要七座的金杯,背后全是淚。
好一些的,最終和生活奮勇搏斗后,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家。家里有孩子的歡聲笑語,有愛人遞過來的一杯熱茶,有餐桌上冒著熱氣的一羹一飯,有床頭燈輝映下透著甜蜜的雙人床......
晚上躺下來,在自己心靈的寄托處,滿意的熟睡了。睡在自家床上,是一種多年居無定所,終于風雨過后見彩虹的暖意安慰。
睡在自家床上,有著可以溫柔依賴的歸屬感。
02
吃父母做的飯菜
最懷念兒時在父母身邊的時光了。小時候,只要我們想吃什么,父母就傾其所能的滿足我們的欲望。
爸爸在桌上用力均勻的揉著小麥面粉,再用搟面杖玩魔術般的來回滾動。像大圓盤般的面皮在爸爸一揉一滾一翻里誕生了。
媽媽在灶下燒火。木頭熊熊燃燒,時不時地發出嗶嗶啵啵、噼噼啪啪聲。鍋里的水翻滾沸騰,爸爸早已用他那雙巧手切好了面條。媽媽起身將洗凈的老南瓜切成塊,和面條一起下鍋。
清香四溢的南瓜面撲鼻而來。我們早已垂涎欲滴,一人手里拿著一副碗筷等在鍋邊。就等爸媽開口了。
勁道十足的面和甜甜糯糯的南瓜熱烈相擁,極大地滿足了我們的味蕾。我們吃得津津有味,爸媽看得眉開眼笑,一家人其樂融融。
媽媽的味道至真至情??此破綄嵉拿牢独铮巢钠胀ㄒ椎?,但是搭配合理,每一口都飽含著真摯的父母之愛,總讓人牽腸掛肚。
媽媽的味道形成了一種與眾不同的味覺習慣,像花崗巖一般頑固,無論走到哪里都無法改變。
長大后,我們漸漸遠離了家鄉,遠離了父母。因為工作,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數也彌足珍貴。
每次回家,爸媽都緊鑼密鼓的張羅著一桌飯菜。
甘甜爽口的黃瓜,味道鮮美的魚湯肉圓,鮮香麻辣的炒螺絲,醬香味十足的醬鴨......每一道都是我們愛吃的菜,每一道菜都是媽媽自己精心種養的食材。
臨了,爸爸還會拿出他自己種的曬干的花生,紅豆,綠豆.....顆顆粒大飽滿,顯然是精挑細選的。
媽媽抱著瓶瓶罐罐,有腌好的香菜,辣乎乎的腐乳,爽脆的蘿卜條,又拎出一袋袋干豇豆,干筍子,塞滿后備箱。
最后,站在村口叮嚀囑咐,看著我們上車,啟動.....
就像龍應臺說的: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們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舍的,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
最后才漸漸明白,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樣,愛我如生命。
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媽媽的味道永遠浸透著濃濃愛意和深深眷念。
03
聽愛人講情話
魯迅和原配朱安的婚姻是父母之命。他們婚后感情不合,形同陌路。
周冠武20歲時回憶魯迅結婚那天的情形:“當時魯迅一句話也沒有講,見了新媳婦,照樣一聲不響,臉上有些陰郁,很沉悶。”
魯迅曾對他的好友許壽裳說:“這是我母親給我的一件禮物,我只能好好供養,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魯迅對朱安的冷漠,如友人荊有麟所說:
“那家庭,可就怕人了。魯迅常年四季,除例話外,不大與太太談天。據他家老媽講,大先生與太太每天只有三句話,早晨太太喊先生起來,先生答應一聲哼,太太喊先生吃飯,先生又是哼,晚上先生睡覺遲太太睡覺早,太太總要問:門關不關?這時,先生才有幾句簡單話:關或者不關”。
德懷特.斯莫說:婚姻的核心是交流。
朝夕相處的兩個人,若常常在一起沒話說,實際上夫妻感情已經名存實亡。
朱安曾說:我是驕傲的,因我是周樹人之妻。我亦是疼痛的,守著一個不愛我的人。夫妻間的涼薄在于無話可說。
而幸福的人生,在于愛人間心照不宣,無話不說。家里充滿熱氣騰騰的煙火氣。
所謂煙火就是你洗菜我淘米,你熬湯我切菜,日子瑣碎,鍋碗瓢盆交響曲里流淌出來的缺失恩愛的音符,而這音符,就是愛人之間最幸福的情話。
04
跟孩子做游戲
人生的另一種幸福是家里有孩子,大人陪著孩子玩耍,讓家里充滿歡聲笑語。
林語堂以為,一個女子最美麗的時候是在她懷抱嬰兒或攙著四五歲小孩行走的時候。
的確,女人的慈母之態加上孩子純真可愛,構成一幅和諧美麗的畫。
幸福是:媽媽在廚房里洗手做羹湯。爸爸在客廳里給孩子當馬騎。大馬在地上爬,小馬在大馬背上揮著小皮鞭“駕”,“駕”。大馬累得汗流浹背,小馬咯咯笑不停。
幸福是:爸爸在客廳里抹地板,媽媽在房間里陪孩子搭積木。長長的火車,小小的房子,各種各樣的造型既發揮了孩子的想象力,又讓孩子體驗到媽媽陪伴的樂趣。
果農在《我的事業是母親》里說:陪伴孩子成長,就是重回生命最初的快樂時光,是一件多么值得我們感恩的事情啊!
多點時間,陪陪孩子,多點愛心,照顧孩子,多點耐心,體貼孩子。讓孩子多一些快樂,少一些憂愁。
不管人生境遇是好是壞,保有一顆童心,以一個孩子的姿態跟孩子玩耍,體會游戲的快樂。把塵世的生活過得生動有趣,是人生的一大幸福。
05
幸福四件事
睡在自家床上,讓身、心、靈達到完美統一,高枕無憂。
吃著父母做的飯菜,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珍惜有父母的日子。
聽愛人講情話,你儂我儂,忒煞情多。
跟孩子做游戲,對孩子來說,最長情的告白莫過于父母的用心陪伴。
因為深愛,因為珍惜,所以擁有的一切皆有趣,擁有的一切都是幸福。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