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是你一年中最有錢的時刻。
前幾天,支付寶發(fā)布個人年度賬單,頓時成為刷屏級的話題。
朋友圈里,大家紛紛曬出了自己2017年的支付寶賬單。但真正觸動我的,是兩條留言。
一條是:“我月薪1萬,去年竟然花了20萬。”
另一條是:“我把支付寶賬單百萬以上的好友,都星標了,以后方便借錢。把支付寶賬單萬元以下的女生,都置頂了,適合做老婆。”
有人在感嘆,自己賺了那么多,卻還這么窮。有些人,不經(jīng)意就泄露了土豪的身份。還有些人,其實只是在朋友圈里過得好。
有句話說,看一個人是什么樣的人,就去看他花錢的態(tài)度。
真是這樣,你對待花錢的姿態(tài),暴露的是你的眼界。你花錢的態(tài)度里,隱藏著你的生活狀態(tài)。
那些只花一千,和敢花十萬的人,到底有什么不一樣?
02
幾年前,我采訪過一位80多歲的退休女教師。
女教師不容易,丈夫和兒子都已去世,自己身患嚴重的心臟病,但她熱愛畫畫,兩年就成了全城有名的油畫家。
女教師穿著手織的毛衣,但沒有一個毛球。腳上的鞋子,一看就用了很多年,但一塵不染,
我數(shù)了下,她小小的兩居室里,擺了十幾盆花,采訪的過程中,老人從不插話。
告別時,女教師堅持送了我一張畫,用淺藍色的盒子包裝,外面的絲帶打著蝴蝶結(jié),就像從商店剛拿回的限量版禮物。
女教師每月退休金3000,吃藥要花去將近1000。加上其他的日常開支,估計每月下來,所剩無幾,但她依舊把日子過得富有品質(zhì),又津津有味。
窮不可怕,如果你能不放縱欲望去生活,你一樣可以活得氣質(zhì)出眾。
03
不知道,你有沒有見過那種每月消費十萬的人?我見過。
師弟張大可,就是這樣的人。張大可創(chuàng)業(yè)成功,自己經(jīng)營著一家不大不小的企業(yè),但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對自己的出手闊綽。
他平日的衣服,多是專門定制的,跑步的鞋子,5000元一雙,卻幾乎沒有LOGO。
他房間里的家具,看起來不起眼,原料卻全是真正的名貴木材,分外環(huán)保,摸上去,有一千年前的味道。
甚至出差,張大可也從不住普通的賓館,他只住離辦公場所最近的五星級酒店。因為五星級酒店設備完善,能夠滿足他所有辦公的需求。
張大可的家庭,還有一項固定的支出,那就是半年一次的全家體檢。
這些年,我見過不少企業(yè)家,但張大可的幸福指數(shù)一直是居高的。
為什么?因為他雖然開支不低,但花錢的標準只有一個:能不能夠給他帶來幸福。
是的,你會賺錢,是一種能力,但你懂得用錢,來換取其他重要的東西,卻是一種本事。
04
在網(wǎng)上看過一篇文章,是一個年輕女孩寫的,談月薪5K如何過得滋潤又有氣質(zhì)。
她的秘訣是,
買衣服:拒絕地攤貨,多買H&M、優(yōu)衣庫、ZARA的基礎款,簡單易搭配;
飲食:學會自己做飯,多看一些美食號,讓便當看好且營養(yǎng);
居住:可以合租,但一定要有大大的落地窗,推開窗能看到綠草地;
出行:騎公共自行車,和有趣的人步行;
日常休閑:抽空去書店、圖書館看書,周末去老城區(qū)、創(chuàng)意園逛逛,下雨的時候,就窩在被窩里看電影。
有時候,真的不用花多少錢,你就能過上充實與有質(zhì)感的生活。
所謂生活,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取悅自己,是一個簡單的,人人可為的姿勢。
你雖然普通,卻可以讓自己的每個生活方式成為奢侈品。
這樣,就算你是再尋常的工薪族,在自己的世界里,你一樣可以成為發(fā)光的人。
05
有一句話,曾經(jīng)影響了我很多年:
不要跟別人比生活,因為你不知道,他們的生活究竟如何。
年歲漸長,慢慢地體悟到這句話的含義。
有時候,你過得好不好,真的和金錢多少沒有關系。相反,和你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有關。
如果你買得起饅頭,那么請你選擇一家真材實料的早餐店,開開心心吃你能負擔起的食品;如果只想吃龍蝦和海參,你一定會過得很痛苦。
如果你開得起奔馳,那么你可以騎自行車,也可以開豪車。如果你執(zhí)意去開一輛二手的破舊汽車,它會降低你的幸福感,還會影響你的工作效率。
如果你實在很平凡,甚至連收入也很平凡,你也可以去做其他事情。
讀書,可以讓你擁有文雅,修養(yǎng),可以讓你擁有寧靜,閱歷,可以讓你從容不迫;
你一樣會活得自由,又有舒適度。
06
那些在支付寶上每月只花一千,和敢花十萬的人,到底有什么不一樣?
實際上,并沒有什么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
正確的金錢觀,做到這幾點就夠了:
1、最好不要在年老的時候,后悔年輕時的揮金如土,不懂積蓄;
2、窮不可怕,但不要認為自己窮得理所當然。
3、不要讓你的欲望,超過你日常收入太多;不要讓你的工資,總是在艱難地承擔你的消費。
只要做到了這幾點,其他都不重要。你花錢的態(tài)度,就會成為你去看遠方的路,會支撐去你更大的世界。
最后冒昧問一句:2017年,你存了多少錢?今年有錢過年嗎?
2018年,讓我們都多賺點錢。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