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讀書時,老師曾講過個故事。
有位學者,帶學生周游世界,遍察各國教育優劣。
去英國,發現英國的教科書,通篇只有一句話:英國最偉大。
去法國,發現法國的教科書,也只不過一句話:法國最偉大。
再去其它國家,情形一樣,各個國家的教科書,都說自己最偉大,別的國家笨又差。
走的國家越多,學生越是困惑。終于有一天,學生把問題問出來:
老師,這各家說法都不一樣,我們到底該信誰呢?
學者詫異的看著學生:你有病呀?問出這么LOW的問題?
你走,別再讓我看到你!
——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你變蠢。
——不是讓你,簡單的相信什么。
——而是教你學會,用自己的腦袋瓜子、思考!
(02)
哲人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可如果你不思考,上帝的牙都會笑掉。
網絡上有個段子,有個瘦子坐飛機,靠窗的座位。幾分鐘后,一個身材高大,強壯如牛、滿臉挑釁的大漢,氣勢洶洶的坐在瘦子旁邊。
對方太兇殘,瘦子好害怕。
起飛了,瘦子忽然間暈機,要嘔吐。
想讓鄰座的兇殘壯漢,讓開一下,他好去洗手間。
可壯漢呼呼大睡,叫也叫不醒。瘦子又不敢使勁推,怕挨揍。
正俯身在壯漢之上,猛然間胃里抽搐,瘦子再也忍不住,一張嘴,哇哇哇,全吐在壯漢的胸口上。
……慘了。
……會被打死的哦。
稍傾,壯漢悠悠醒來,忽然間看到胸口的嘔吐物,頓時陷入沉思。
靠窗的小瘦子湊近過來,關切問道:
現在,你感覺好些了嗎?
——這就是我們的人生。
——惘懵之時,總難免會有人,把垃圾噴你身上,或腦子里。
所以必須學會思考。
(03)
有個智慧大師,洞知天地規律,人們有了疑惑,就會向他請教。
有天,來了個氣質優雅、愁眉不展的女人:大師啊,救救我吧,我全家的幸福,眼看就要完了。
什么事情呢?大師問道。
是這樣,優雅女人解釋道:我是個幸福的女人,嫁了個溫柔男人,生了世間最可愛的孩子。可平靜的生活,如死水無瀾,讓幸福漸漸失去感覺。我的丈夫竟然迷戀上了隔壁暴力妹,連他自己都知道這未免太瘋狂,不怕被人家打死嗎?可他就是放不下。今天我帶他來了,讓他等在門外,請大師替他解開這個心結吧。
這樣啊。大師笑了:你們先回去好咯?七天后再帶他來。
好的。女人帶丈夫回家。
七天后,她又帶著兩眼瓷迷的丈夫回來,再見大師。
大師對他說:人生太苦短,行樂須及時。既然你迷戀隔壁妹子,何不馬上拋棄妻子兒女,和暴力妹在一起呢?
男人大驚:你瘋了嗎?我的妻子美麗溫柔,我的孩子可愛乖巧,你居然讓我為了一個暴力妹,拋棄這一切?
大師說:可是你現在的迷亂,正讓你失去一切。如此愚蠢,如此不智。請問我們兩個之中,瘋掉的那個究竟是誰呢?
丈夫哈哈大笑起來:道理我都懂,就是心里放不下。謝謝大師,我現在全都想清楚了。
丈夫放下心結,妻子入內感謝大師,又問了一句:大師,你對我丈夫,不過就是簡單的說句話而已,為什么要隔七天才說呢?
這個呀……大師吱吱唔唔:……這個……那啥……我就實話實說了吧,七天前你們來時,我也是正……呃,正在暗戀隔壁的妹子。
(04)
詩人說:人生如蟻而美如神。
什么意思涅?
我們都是普通人。
——只有思考,才會讓我們獲得心靈力量,強大無敵。
繼續再說智慧大師的故事。
持續而長久的思考,讓大師越來越豁達,名氣越來越大。
求教之人,越來越多。
有一天,人們來到大師住所,正見大師佇立于山坡之下,凝神注視遠方。
殘陽如血,雄關如鐵,大師沐浴在一片光輝中。
大師在思考。
人們不敢出聲,屏心靜氣,遠遠的看著大師。
大師在思考些什么涅?
是思考宇宙奧秘?
是思考天地玄機?
是思考人世規律?
還是在思考生命的終極?
靜寂中,大師抬手,遙指遠方,說話了:
你們看,看到了沒有?
……什么?大家拼命的眨眼睛,想看清楚引發大師哲思的東西。
可眼睛都眨酸了,還是看不到耶。
還得聽大師解釋:
看到了沒有,遠處的路邊,有一條狗!
那條狗,始終在路邊,一動也不動。
我在這里看了三個小時辣,狗也沒有動彈過。
由此可以證明:那是條死狗!
……尼瑪!
這樣也行?
(05)
日常最大誤解,是把自然出現在腦子里的東西,當成思考。
——但其實,沒有受過思維訓練的人,腦子中自然出現的,無非不過是些貓三狗四,雞毛蒜皮。
永遠是局部。
永遠是表象。
于人生毫無意義。
(06)
好多年前,有個亞裔孩子,在英國流浪。
吃不飽,穿不曖,連鞋子都買不起。光腳打零工,可憐又悲慘。
可是這孩子,每天卻是歡天喜地,那張幸福的臉,讓王子都羨慕不已。
男孩的幸福,激怒了英國人民。
終于有一天,電視臺采訪男孩,苦口婆心,循循善誘,勸孩子別這么幸福。
主持人:孩子,你的生活如此悲慘,一定很痛苦吧?
男孩:……沒有呀,我感覺自己好幸福。
主持人:怎么可能?你沒爹也沒媽,身在異國他鄉,怎么可能幸福呢?把你心里的痛苦傾述出來吧,讓大家開心開心。
男孩:……我是沒爹沒媽,可我仍然活在美麗人間。我是置身異國他鄉,可這里有家鄉看不到的風景。命運待我如此慷慨,我怎么會痛苦呢?
主持人怒了:你憑什么幸福?你的未來呢?你的簽證呢?一個沒有簽證的苦孩子,口口聲聲說自己不痛苦,你以為我們會信嗎?
男孩:我只是個孩子,始終擁有未來。再說有沒有簽證,跟幸福又有個毛線關系?留在這里,看異域風景。回到家鄉,看故里人物。這么美好的人生,你干嗎非要讓人家痛苦呢?
主持人:……不是孩子,你不能這樣沒心沒肺,你得痛苦啊,你必須痛苦!痛苦才能獲得救贖。
男孩:那你痛苦成這慘樣,可曾獲得了救贖?
主持人:……
——人心中最大的迷亂,就是總想把自己的感受,強加于人。
誤以為無端猜度,就是思考。
(07)
一口氣講了這么多故事。
看似全無邏輯脈絡。
但實際上,這里說的,是有關思考的五個法則:
——第一個,人生不思考,腦殼如空桶,鐵定會被人家倒入垃圾。
——第二個,我們都是普通人,時常犯錯,但又因正確的思考而偉大。
——第三個,思考只是思考,沒有正確可言。永遠是局部,永遠是表象,看只看我們的思考,能在多大程度上接近本質。
——第四個,已心不是人心,主觀疏離客觀,切勿以已度人。
最后一個還沒有說——真正的思考,是摒棄了表象的內在本質認知。
(08)
是英國偉大?法國偉大?還是中國更偉大?
——哪個國家都不是白給的!
真正偉大的,是人類本身。
陽明先生說:人皆可以為堯舜。
這句話的另一層意思是說,人也皆可以為王八蛋。偉大與渺小,理性與盲從,善良與卑劣,智慧與愚昧,是同時并存于我們心中的兩種力量。內心微妙的感受與選擇,會讓我們或蟻或神,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樣子。
(09)
——當你不再問應該相信誰,思考就開始了。
教育的本質,是讓我們從低層次的盲從走出,回到已心。
從更高維度上,俯瞰世相。
一旦這樣做了,你就會發現:私欲與理性,構成我們自己。失去思考能力的人,屈服于私欲,淪為欲念的工具,失去自由活得悲慘。而明犀認知的人,才有可能以理性為工具,獲得生命的快樂、幸福與自由。
(10)
于思考者而言,不存在著信或是不信的分類概念。
只是掌握于資訊之中,提取出客觀要素的能力。
過濾掉復雜的偏好與意愿,歸復于客觀本身。而后由此出發,逐步推進。許多事未必有結論,而人生也不需要既成的觀點。
教育帶給我們的唯一價值,是高質量的思維。是思考本身。
不盲從,不輕信,不妄下結論,不固執僵化,秉持不變的探索精神,更要記住的是:無論我們的思考有多深入,永遠是局部,始終在表象,所謂本質認知不過是個程度問題。
再愚昧的人,也有部分的本質意識。再高明的智慧,也摻雜著主觀的偏好,非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臆測不武斷不固執不主觀,才有可能獲得更明犀的認知,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見到我們心中那株,積蘊千年期待日久,于巖中悄然綻放的智慧花樹。值此我們的心,才會獲得永恒的明艷,與嫻靜的幸福。
熱門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