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幾歲的時候,買過一個最貴的包,是奢侈品中比較廉價的COACH,花了四位數的錢。
但背著上下班,每次坐地鐵把它放進安檢口的時候,都特別心疼。所以沒一個星期,我就舍不得再背,把它收起來了。
那是我第一次感覺,買了自己用不起的東西。
—01—
大學室友李玲的小孩滿月,我去探望。
幾個同學坐在屋子里,抱著小孩逗樂,很是熱鬧。席間李玲指著角落的嬰兒車說:“這娃呀,最喜歡他爸爸推著她去公園轉了,不哭不鬧,特別乖。”
頓了頓,李玲繼續說:“這車子是他爸爸托朋友去香港買的,花了好幾千塊錢呢。”
一位同學很疑惑地問:“為什么不把車上的膠膜撕了呢?”
李玲不緊不慢地說:“撕了它干嘛呀,不撕才不會沾灰塵啊。”
“可是,就這樣推著孩子去公園嗎?”
“那有什么的。”
同學只好尷尬地笑笑,沒有再多說什么。
東西買來就是用的,如果買回家像神一樣供著,怕摔壞、怕沾塵,連膠膜都不舍得撕,又有什么意義呢?
—02—
上周末閑來無事,便三五好友約著去吃飯。
人差不多到齊后,我們就開始點菜,可是等菜都上了,文斌同學還遲遲不出現。
半個鐘后那家伙進門就是一個抱歉:“不好意思啊各位,等公交等太久了,路上又有點堵車,所以來遲了。”
“文斌同學你坐公交來的么?你自己不是有車嗎?”在座的一位朋友驚訝地說。
“沒有,那車子不省油,想著也沒什么要緊事,就干脆坐公交來了。”文斌同學不好意思地說,然后入座。
“那你當初怎么不買日系車呢?廣東人不都喜歡買日系車嗎?性價比高,又省油。”朋友不解地問道。
“日系車是省油,但是安全系數不高啊。”文斌同學不屑的答到。
“那你買的車子自己都舍不得用,安全系數再高又有什么用?”朋友不依不饒,文斌同學啞口無言,不再說話。
一件東西,無論多貴、多好,只要買了不用,就是擺設。
舍不得用,就是用不起,既然用不起,又何必買回家呢?浪費錢又沒有解決問題。
—03—
很喜歡蔣勛的一個故事:
有一次他和朋友閑聊,有人說喜歡阿瑪尼,有人說喜歡香奈兒……
他們問蔣勛:“你喜歡什么品牌?”
蔣勛說:“我喜歡純棉純麻,因為我覺得它們很溫暖,排汗吸汗的過程也非常舒服。名牌不適合我,我就喜歡自在。”
一句話,道出了買東西的真諦。你是什么樣的人,你用過的東西最清楚。
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用去比價格,也不用去比品牌,因為一比較,你就不是自己了。
大多東西的價值,都在于它的使用。
大到房子,小到發繩,我們都要問問自己,我會輕松而愉悅的使用它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一定是買了自己用不起的東西。
下一次,請記得一定要買自己喜歡的,且舍得狠狠去使用的。
熱門專題: